解读《桃花源记》的三个层次

2019-11-17 17:01:27

  作者:山东五莲县潮河中学 丁兆存

  阅读《桃花源记》一文,留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世界——桃花源。如何进行深层次阅读,进入桃花源,感受桃花源的美景,进而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运用立体透视的角度,从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视野出发来看桃花源,就能够品位出不同的滋味。大致说来,从文本、作者、读者角度,共有以下三个层次的“看”。

  一、文本层次

  从文本的角来看桃花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看”。

  1.桃花源中的人自己如何看桃花源。桃花源中的人们自己感到很幸福,很快乐,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大人都参加劳动,丰衣足食。社会风气好,不勾心斗角,不缴纳赋税。

  2.渔人如何看桃花源。渔人实际上是作者的化身,渔人眼中的桃花源,就是陶渊明的理想世界的代名词。在渔人的眼中,桃花源是一派宁静祥和的农村田园风光,人们生活幸福,没有受到任何骚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以致引得渔人想要再次访问桃花源,细看究竟。渔人忘记了临走时桃花源人说的话,不守信用,向外界透露,结果只能以失望而告终,悬念开始营造。

  3.太守如何看桃花源。太守在文中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人物,当听到渔人的报告,将信将疑,所以派人跟随渔人前往寻找,结果迷失了道路,找不到原先做的标记,无果而终。至于太守后来如何对渔人的,作者没有交代,留下了双重悬念。而这正是作者情节安排的巧妙所在,于是有了真实人物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的情节。

  4.刘子骥如何看桃花源。刘子骥在文章中也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人物,又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作者插在这里虚晃一笔,说刘子骥非常向往桃花源,准备计划前往,但未能够实现,最终遗憾离开人世。而作者的真正用意是,进一步制造悬念,留给读者以美好的想象。假如刘子骥真的去寻找,就很不好收场了。

  二、作者层次

  作者陶渊明心里最明白,桃花源不过是自己虚构的一个虚幻世界,根本不存在。作者生活在战乱纷飞的东晋末期,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社会里,朝不保夕。现实生活是如此的悲惨,如此的疾苦,陶渊明看在眼里,痛苦在心里,但是无处诉说,无处伸张,只好把这种悲苦的现实生活进行转移,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营造了一种快乐、祥和、愉快的氛围,借以摆脱眼前现实的苦难生活。这不过是一种幻想,一种精神寄托,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一点陶渊明是心知肚明的,于是只好假托渔人来代替自己行事,进行了一番虚拟的游历,暂时求得片刻安静。这种寄托,类似雾中看花,水中望月,是现实苦难生活的一种折光反映。

  三、读者层次

  《桃花源记》吸引了后世的大批读者,但后世读者有两种层次的看:一是一些研究者了解了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动向后再读桃花源。二是看后世大多数读者直接读桃花源,透过桃花源来反观陶渊明。读者虽然进入桃花源,但不被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所迷惑,进而把握作者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双重性:“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解读方向。

  这三层看,层层深入,不停地转换视角。桃花源中的人拒绝与现世往来,造成隔绝,是渔人的偶然发现,误入桃花源,并且通过与桃源人沟通交流,桃花源人才了解了一些外面的世界,因而揭开了桃花源的神秘面纱,首次呈现在外人的面前。但是,他们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所以当渔人把发现的这一情况报告太守,太守派人寻找,以及后来高尚人士刘子骥的寻找,均以失败告终,暗示了桃花源纯属子虚乌有,只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因此,我们现在来看桃花源,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借助虚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我国古代文人们的一种表现手法。从古代的一些大团圆结局故事,到蒲松龄借助鬼怪花仙来反映社会现实,虽然是虚构的,却能借助这些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通过这样的看,我们对桃花源会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