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必须贯彻实事求是原则才能做好德育工作,在历史课堂中必须做到求真、求实、求正。
求真,历史教学必须以史实
~实服人,同时,以真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或缺的,即讲真史,诉真情。求实,指的是要制定实实在在的目标,从史实出发,联系有密切关系的现实,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求正,就是要正确地看待和评价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有多种因素,而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要想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不可能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历史教师必须遵循很多原则,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原则。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根本。
贯彻实事求是原则必须做到求真、求实、求正。
一、求真,包括两层含义。
首先,史实要真。我们知道,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视塑造、想象为大忌。必须完完全全尊重史实,力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真话,讲真史。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在史实之外发明创造不存在的“史实”,随心所欲想当然,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以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这无异于欺骗,这本身就违背了德育的要求,而欺骗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是难以持久的,甚至会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这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尤其如此。笔者就此曾发生过一件尴尬的事:在一次历史课上,我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蓄意的夸张了一件史事,当时自己并不在意,还为学生的惊叹而洋洋得意,没想到第二天,一个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上节课你讲错了,应该是……。”天啊!大概是他太有兴趣了,回去居然查了资料,发现了我的错误。这让我尴尬极了,只得支支吾吾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当我再想“临场发挥”一下的时候,就回不由自主的想起这件事,赶紧悬崖勒马。
其次,感情要真。也就是说,老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喜怒哀乐爱憎完全是随着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而真实地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娇柔做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或缺的。因为任何教育,它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感情上接受,才可能在思想上认同。情感比思想领域更广阔,而思想比情感内容更深刻。老师在绘声绘色评述历史中,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挚的感情流露陶冶学生情操,以表里如一的思想作风影响学生言行,这实在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中一条由感情接受到思想认同的必由之路。
这让笔者想起了一件至今记忆犹新的事:那是一节初二历史课,我正在讲述抗日及南京大这段历史,联系到现实中右翼势力的言行,我越说越激动,学生也聚精会神地听,尤其当我说到右翼分子关于把成“七块”的言论时,一位学生突然大声气愤地说:“我把他分成七块!”学生们顿时哄堂大笑,我也不由地笑了,虽然他上课插嘴,但我看见的是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对祖国的一片赤忱,感受到的是师生间感情的互动。讲真史,诉真情,并不是无法做到。只要老师想方设法占有丰富详细的历史材料,全情投入,从历史材料而不是从主观臆想出发,经过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将历史结论建立在历史事实之上就可以,因为这本身就充满感染力、征服力。
二、求实。也就是说渗透德育要落到实处。
要落到实处,有两个前提必须考虑。首先是目标要定得准,不可盲目拔高。假不好,大而空也不好。动辄为奋斗,做事业接班人,把历史课上成课。这样的教育我想难以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什么印记。渗透德育,与其大而空,不如小而实。与其重表面文章、挂在嘴上,不如把如何做人的品质、信念从小处、实处入手。从德育角度而言,千千万万的“小德”正是构成整个德育大厦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求实先要从大处着眼,而从小处入手,莫以“德”小而不为。
从中学生的年龄、知识、心理特征来看,进行爱党爱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这固然是必须的、重要的。但是,大量的、具体的、细微的则是爱父母、爱同学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是文明礼貌的教育;是追求真理的教育;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等等。不可想象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家乡,连家乡都不爱的人会爱祖国,连祖国都不爱的人会爱党爱。我们不能说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我们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做到诚实正派、遵纪守法、爱家乡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却是必须的,而且是可以达到的。也只有基础教育做实了、做好了,坚信马列主义的先进分子才会越来越多,思想教育才会更有效。但是这一点却是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环。
其次是实际要联系得准。历史教学必须要联系实际,这是没有疑问的,关键是怎样联系,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地拉在一起,这不叫“联系”,而叫“硬拉”。比如一讲到革命先烈为革命献身,就号召学生大公无私,不讲个人的要求。我以为实际上欠妥,至少说,缺少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大公无私,固然是美德,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则做不到。因此,在老师尚且做不到的情况下,号召学生大公无私,实际毫无用处。笔者在这个问题上往往采取低调处理或联系自己的办法,如“无数的革命先烈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当然现在是不需要各位去抛头颅、洒热血了,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谈谈自己的理想和责任。求实,要紧的是依*所掌握的历史信息,从史实出发,联系有密切关系的现实,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三、求正。换句话说,就是历史教学中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
对历史的评价决不能“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这不仅本身就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把历史人物、事件简单地归结为好人好事或坏人坏事,对中学生,恐怕就不适用、效果不大。老师主观上想进行德育渗透,由于不够全面不够公正,学生不服,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因而客观上无法达到渗透效果。历史教学具有多样性,只有客观 公正地看待历史,才能正确认识历史,这也是对历史的实事求是。同时,这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公正地、辨证地看待历史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以文天祥抗元为例。一方面不畏、不为利诱效忠南宋,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民族气节;但另一方面抗拒元朝,实际是抗拒统一的潮流,效忠南宋实际是死抱僵尸,不也反映出文天祥目光短浅、不识时务?前者确实可钦,后者却是可憾!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领悟前者,如果教师不有意识地引导,能这样思考的学生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如果刻意追求某一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另一点,显然是不利于德育渗透的,同时也是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培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各种意识形态互相碰撞的改革开放年代,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的。这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历史教师不懈的探索和发掘,我相信,只要牢记历史教学的德育使命,本着“以学生为本”的信念,坚决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求真、求实、求正,一定能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功能,使历史课不仅成为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阵地,而且成为培养情操,启迪思想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