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为何要将锡伯族南迁

2019-12-09 20:31:53

  今天的锡伯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与新疆一带,而这种分布格局与历史上锡伯族的迁徙密不可分。在清代,由政府主导的锡伯族大规模的迁徙有两次:一是西迁,从东北迁到新疆驻防;还有一次是南迁,发生在西迁之前,这次迁徙对锡伯族同样影响深远。

  明末清初时,锡伯族隶属于蒙古科尔沁部,这种隶属关系实际上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锡伯族要对科尔沁蒙古纳贡服役。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记载:“锡伯等系科尔沁之奴,为科尔沁纳贡服役,不堪生存。”由于受到科尔沁蒙古统治者的盘剥压榨,锡伯族群众已经处于“不堪生存”的地步。

  16世纪后期,锡伯族参加了由叶赫、哈达、辉发、乌拉、科尔沁、卦尔察、珠舍里、讷殷等部组成的九部联军,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对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部发起了进攻,结果努尔哈赤部以少胜多,击溃九部联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九国之战”。锡伯族与科尔沁蒙古败回嫩江,此后,一些锡伯族人开始进贡方物归附后金,受到了后金统治者的礼遇和重用,但绝大多数锡伯族仍在科尔沁蒙古的统辖下。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科尔沁蒙古归附了努尔哈赤,锡伯族也随之归附了后金,并随同科尔沁蒙古被编入“蒙古八旗”。锡伯人在编入蒙古八旗后依然处于被科尔沁蒙古奴役的地位,要纳贡服役。同时,还要担负清政府的各种差役,受到双重役使与剥削。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月,锡伯族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年,在清政府的要求下,科尔沁王等将其所属的锡伯人全数“进献”给清政府。此后,锡伯族被编入由皇帝直接控制的满洲八旗的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旗,并被移居驻防至齐齐哈尔、乌拉吉林(今吉林市)、伯都纳(今吉林省扶余县)3处,隶属于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之后过了7年,锡伯人又被南迁盛京(今沈阳)及京师等地。

  清政府南迁锡伯族,首先是加强盛京及东北边防的需要。东北地区是满洲兴起之地,历来受到清统治者重视,加之这一地区又常受到沙俄侵扰,所以清政府更是不断加强对东北的军政建制及管理。康熙帝玄烨在位期间曾到盛京及东北巡查3次,第三次东巡是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而南迁锡伯族就发生于这次东巡的第二年,与康熙此次东巡有直接联系。

  巡查东北时,在检阅了当时东北的驻防八旗后,康熙大怒,下谕道:“盛京、乌拉官兵,不知法度,不象围猎之兵。将军惧于诸协领、章京而不管束,协领、章京惧于兵丁而不管束,风气极坏……”他认为东北的驻防八旗军纪不整,风气败坏,官员不能管束兵丁,兵丁多不训练,急需进行整顿。大清定都北京后,东北满族大部“从龙入关”,清政府还不断从东北抽调满族官兵驻守全国城镇要塞,致使盛京兵源不足,兵力单薄,不得不使用懦弱之辈及家奴披甲。因此,要想护卫京师、防御沙俄,必须整顿东北防务、充实盛京兵力。

  其次,分而治之是清政府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将锡伯族南迁,有利于加强对其的控制与管理。锡伯族虽然由蒙古八旗编入满洲八旗并调入齐齐哈尔、伯都纳等城驻防,但他们生活的区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锡伯族人口不断增多,势力也逐渐增强。清政府将锡伯族迁往盛京及北京等地,就是为了分而治之,加强对锡伯族的控制和统治。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就记载有:“锡伯、卦尔察原系科尔沁之奴,皇上以伊等为满洲,恻然垂佑,不惜出钱粮,支银数十万两,由科尔沁赎出……锡伯、卦尔察等,本应仰副皇上加恤赎出、披甲安置、希翼各得生计之至意,奋勉行事。伊等懦弱而无礼,劣迹极多。”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在处罚锡伯族佐领阿木呼郎等旷误防哨时也指出:“此项锡伯人,自编牛录,设官披甲,供食俸以来,已有五六年,竟至今不遵法令。伊等系特令坐卡、查拿盗贼之人,竟如此旷误防哨,甚属可恨。此等之罪若不严加惩处,则不能使锡伯、达斡尔官兵倾服法令,难以管教操练。”当时,齐齐哈尔等处的地方官员难以控制锡伯族士兵,以致不断出现劫盗等案件。清政府将其迁徒,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