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物理课堂总结 提高教学效果

2019-12-05 17:01:12

  物理教师大都注意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这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方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总结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快下课时,有的教师因为时间短,不便安排,就由学生自行处之;有的教师则认为时间宝贵,接着就讲下节课的内容;也有的教师总是滔滔不绝,讲到下课铃响才急忙收场。这样一节课总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每节物理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结尾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设计课堂总结好处很多。一堂课有好的课堂总结,既可对所授知识加以总结整理,使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知识系统化,又可设下伏笔,为后续教学服务,还可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掌握方法。现将课堂结尾的一般形式归纳如下。

  一、总结归纳式

  为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层次结构,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在新知识密度大的课或某一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次新授课结尾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这种小结目的明确,且有一定实际意义,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板书上的小标题。

  采用总结归纳式的结尾方法,开始可由师生共同完成,随着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可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帮助修改完善。

  二、练习巩固式

  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章节的教学对引出概念,得出规律并非难事,而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却非易事。练习巩固式结尾,应运而生。通常是针对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时易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相应的典型练习题,在课堂结尾时,用几分钟通过提问、讨论或小测验等手段实施,从而完善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如关于“弹力”的教学结尾,当得出F=kx后,学生一看公式如此简单,理解却不到位。

  此时需要将强调的内容巧妙地化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问学生“一个原长为10cm的弹簧,把它伸长到14cm时弹簧的弹力是多少?” “如果将弹簧缩短到8cm呢?”“如果伸长了2cm呢?缩短了4cm呢?” 如此提问,使学生意识到这个x是指变化量,在这样递进式的提问中可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三、比较识记式

  比较识记式结尾是将本节课讲授的不同概念、规律或新知识与具有可比性的旧知识采用叙述、列表等方法加以对比,以此帮助学生加速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开拓思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例如,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重力与电场力等,在刚接受新知识后,比较新旧知识的不同点,由于新知识的印象深刻,故有省时且收效好的教学效果。

  四、设疑伏笔式

  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供学生课后自行探讨,或诱发一个或几个与以后学习内容有关的悬念,在学生们感到言而未尽之时收住话题,让他们带着疑问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一堂课的学习,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五、首尾照应式

  有些教师常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结尾时,不要忘记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消除悬念,做到悬念不悬。这种结尾方式,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又照应了开头,因而使一堂课的教学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系统。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一节若采用设疑的方式开头:“为什么在极地会有极光出现?它们为什么如此绚烂多彩?”针对这一开头,结尾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运动电荷在地磁场的偏转来分析问题,这样,学生的记忆就更加深刻。

  课堂结尾的总结,由于站在了知识的相对“至高点”上,从而分析问题的视野宽阔,思路变通,因此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重视课堂结尾总结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