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课堂“活”起来

2019-09-14 08:42:52

在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的设置也逐步注重于如何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学生不再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也不能只管机械灌注。所以现代教学既应重视知识的传授,又应重视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让化学课堂活跃起来,如何生成动态的课堂呢,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作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朝着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而努力,尽量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使学生不仅学懂、学会,而且会学。比如稀硝酸与铜片反应的实验,在加入铜片前“出人意料”地指导学生先加入少量碳酸钠,通过操作的“反常”去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CO2保护NO不被氧化)。又如Na2CO3和NaHCO3都能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哪个反应速率更快呢?我没有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动脑,分组探讨。有的学生善于动手,用实验来证明:分别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碳酸钠的碳酸氢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再滴加盐酸,如果马上有气泡产生,则是HCO3−;如果是滴入一定量盐酸后才产生气泡,则是CO32−。还有的学生善于分析,从理论上说明:CO32−与H+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CO32−+H+=HCO3−,HCO3−+H+=H2O+CO2。而HCO3-结合H+马上有气泡产生。通过实践的探索、本质的分析,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且情绪高涨,课堂充满活力。
  
  二、开展双边活动,鼓励发言
  
  课堂不能独占,要还给学生。教师主要是导,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就像大海中的航标,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比如在学习氯气时,我们通过互动一起认识了氯气和水的反应。打开氯气的集气瓶加入少量水,盖上玻片,振荡。在集气瓶外壁放一张白纸,观察。思考变化的原因。接着把一小张一半湿一半干的红色纸片伸人瓶中液体上方,立即取出再观察。思考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然后再将该纸片伸入液体中,再次观察。思考发生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通过步步探索,多维观察,积极思维,学生对氯气和水的反应有了全面的认识。
  
  再比如说在评讲练习时,解一道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我们往往是根据经验把自认为是最简单的方法教给学生,殊不知学生还有更巧更妙的思路。所以我们避免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要多鼓励发言,尤其是一些平时比较腼腆、胆小的学生。从中他们会得到锻炼,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三、积极引导,强化提问意识
  
  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所以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有问可提。如在做化学实验时不是只注重现象,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揭示反应的本质。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结果红色褪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红色消失呢?部分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部分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学生通过向上述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得出了结论:若红色重现,则是因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若红色不再重现,则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眼和脑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再如,书上的实验装置可以做那些改进?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思路介绍给同学们,并让大家对此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讨论。例如在讲到NH3的实验室制备时,让学生思考:如果要收集一集气瓶NH3气体,课本中的装置有什么不足之处?如何进行改进?通过充分讨论、不断完善,得出下列装置:
  


  从中迸发了创造的火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实验室,培养创新能力
  
  伟大的时代需要大量创新人才,教育不是只停留在学习继承的层面,而是要教会学生思考,鼓励质疑,让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我经常鼓励和帮助学生大胆假设,把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从中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比如化学上讲到金属钠和水反应时,我先从理论上分析,即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反应过后,钠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那么哪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呢?水里面的氧已经是-2价,不能再低了,所以只能是氢元素化合价降低)证明生成的是氢气。然后我把学生带进了实验室,他们很快就联想到了可以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和难溶性,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组装实验装置,再去点燃生成的气体,结果看到了淡蓝色的火焰。有的学生先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的气体,再移到酒精灯上,结果听到了噗的一声,进一步证明了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如,在学习完原电池的原理后,有些学生马上就和生活联系了起来,通过自己动手设计了实验。将橙子、番茄(提供了电解质溶液)配以铜片(作正极)、锌片(作负极),再用导线连接起来制成了原电池,让音乐卡奏出了美妙的旋律。而我呢在一边鼓励学生的讨论和质疑,激起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欲望。
  
  总之,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师生积极互动,擦出了创造的火花,涌现出了新的问题和答案,引领我们师生共同进入发幽探微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