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2019-10-29 20:46:42

  一

  学校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然而,在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在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理论课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现实情况看,现在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并不高。有的学生认为理论课是空洞理论课,内容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有的学生说:“学习理论课的重要性我懂,但一拿起课本就没兴趣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主观上看,学生对理论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觉得它既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对自己将来工作、生活以至“前途”又没有多大意义。

  从客观上说,一是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及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其他观念的改变,加上社会上不良倾向的负面影响,学生对一些理论有所怀疑,对理论课本身缺乏热情。二是某些理论课在课程设置和教材整体内容上强调了系统理论性,而忽视了针对性、现实性和可读性,影响了学生的兴趣。三是教育形式单一,“教法”上“满堂灌”,“学法”上死记硬背,学习流于形式。四是考试方法机械、呆板,起不到积极、良好的导向和促进功能。

  二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就是说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爱学与教师的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教育方法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理论课的性质、地位、作用,明确学习理论课的目的。理论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教育、品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一门学科,同学们通过系统地学习,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且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思想品德,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好理论课既是个人需要,又是社会需要。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才能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产生长远的间接的动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把兴趣与对事业的责任感结合起来,形成学习理论课的浓厚兴趣。

  其次,增强理论课的生动性,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其学习理论的兴趣。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而青少年处于特定的生理和心理阶段,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现象和事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比如,在讲述运动和静止关系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人为什么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怎么理解?喜马拉雅山为何亦称“喜马拉雅海”?等等。并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发表意见,使学生认识到理论课并非枯燥无味、空洞抽象的,它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真正体会到理论课其妙无穷、其乐无穷。

  再次,理论联系实际,满足时代和学生需要,这是理论课的基本原则,也是课的生命力所在。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不能简单满足于教材,而要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建设实践,与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结合起来。如讲述价值规律时,可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着手,让学生到市场上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及变化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理论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离我们并不远,从而培养学生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最后,改革单一的考试方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论素质和综合能力。理论课的考试绝对不能简单地用一张试卷一考了事。至于怎么改,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把考试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闭卷形式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测试;另一部分则是让学生写小论文、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等。两部分的分值由教师按具体情况确定。这样,会使学生从机械的死记硬背,逐步过渡到注重对实际能力的培养,间接地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会激发、培养、保护和巩固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如能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身心自由、思想活跃的情境中愉快地接受理论知识,无疑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保证理论课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