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友红
有人说,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语文就是诗;有人说,语文是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语文就是情智;有人说,语文是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的,语文就是青春。可是,语文里不仅有诗、有情智、有青春,也有平淡、苦难、死亡……所以,语文不是单色体,语文应该是个多彩体,只要生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语文。因此,体味语文,关键不在于她是什么,而在于咂摸出生活的味道。语文课堂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师生共同享受生活的精彩和味道,循此在不断的心灵洗礼中才会有心智的健全、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在引领课堂有序展开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来逐步完善人性,它拒绝强加、敷衍,只接受碰撞、分享、调适,让师生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中通过对话场的感应作用来顺应心灵的变化。这样,对对话展开起到支撑和关键作用的话题的设置就成了课堂成效性的核心因素。在这样的课堂意蕴的理解下,设置话题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应该成为我们课堂设计和展开的根本性问题。因此,课堂的话题,就成了解开课堂的密码。源于一次教学视导故事的“话题教学”对以上问题作了系统回答,是新课程实施以来第一次对新课程的课堂“对话”本质作出了明确而有意义的实践层面上的深入探索。其在对话理论的建构、话题实质的回答、话题操作的策略、话题操作的方法以及话题操作的案例等方面形成了自己较为全面的体系,对新课程的本质要求做出了自己卓有成效的回应。
一个应该铭记的故事
2008年,一个平常的金秋。我一连跑了10所学校,听了50多节语文课,真的没有想到课改已经进行了六七年,老师的课堂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从课堂的行为来看,讨论的问题要么太大、太空,要么缺乏内涵造成无效的讨论。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仍然是“涛声依旧”,老师自我陶醉,学生心不在焉。课后和老师们交流,他们对于新课程理念说得头头是道,就是课堂上无所适从。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是老师急需破解的难题。“您作为特级教师,有办法吗?”这是一种信任和事关学术尊严的问询。我应该也有责任给他们说清一部分问题。尽管秋天已凉气逼人,但我仍在青灯下静静地思考:尽管我们的教改培训进行了这么多年,但大多只是专家们在那里宣讲新理念,老师们并没有得到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又如何找到这种教学操作策略,或许只有真正的教育实践家的经验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