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美国心理学家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在现今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得到广泛运用,实践证明: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形、情、境、理熔于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强度,增大信息密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有机地结合起来,和谐地进行教学,会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情感意向,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强化剂。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数学教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形、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直接展现在学业生面前,创设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心理,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去学习。
例如,我们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教学软件,
屏幕出现了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太阳开始露出可爱的笑脸,将这一美丽的事物形象地比喻为直线和圆的关系。在舒缓、优美的《日光曲》音乐的伴奏下,一首“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散文诗轻轻诵来,组合成一个巨大的、诱人的“探索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悟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公共点个数方面存在的本质特征,老师提示学生去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公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能否像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使学生学会联想、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并且学生在多媒体的作用下,创设了生活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探索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也是非电教手段中任何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
二、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探索方法。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就是说抽象与具体、逻辑与直观是永恒的矛盾。太简单的例子不能说明问题,生动有趣的实例又因表达的困难而不易讲清,于是造成了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应用的脱节。因此,在指导学生探索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庞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靠运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的,特别是CAI,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和供学生探试的情境,这既为帮助学生掌握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建构打下基础,也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时,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在屏幕上作出三个完全相等的等腰三角形ABC,并分别作出其内角A的平分线(红色)、BC边的垂直平分线(黄色)、和中线A(绿色)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拖动三角形,使三个三角形完全重合,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D,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
这样利用多媒体把抽象的教学知识以直观地形式出现,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这是使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能力,同时这也是现代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前提。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是人类思维体操”,学生是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受到思维训练的,因此,现代数学教育观特别强调要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过程和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现,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受教学技术手段的限制,在这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如讲抽象的数学概念,难以形象直观地表达;讲数形结合,图形不能召之即来;讲数形动态变化,黑板上的图形静止不动,所以,我们必须借助各种电教媒体的功能,将感觉器官,思维触角延伸到多维空间,从而达到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拓展教育的时空领域,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奇妙绚丽的声、光、形、色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用变维、变序的方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例如:在证明“从四边形ABCD的顶点A、B、C、D向形外任意直线MN引垂线AA’、BB’、CC’、DD’,垂足分别是A’、B’、C’、D’(图1),求证AA’+CC’=BB’+DD’。现将直线MN向上平移(多媒体演示),使得A点在直线一侧,B、C、D三点在直线的另一侧(图2),继续将MN向上移动,使两侧各有两个顶点(图3),图2、图3、中AA’、BB’、CC’、DD’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相加的两条垂线段在多媒体中用同一颜色不断闪烁,直线MN在符合条件的范围内不断变化,使四条垂线段处于为断变化之中……)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教师的同步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类比——联想——猜想——分析——归纳”的循序渐进过程达到落实思维训练的目的,尤其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地训练和提高,真可谓一石(多媒体)三鸟之功效。
总之,教师“适时、适度、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探索;在教师的“导”和学生“探”互补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进而真正去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之火
2019-09-20 18:15:28
相关推荐
- 考前焦虑怎么办? 2019-11-09 20:14:04
- 浅谈《有理数的运算》需注意的几点方法 2019-11-28 18:47:44
- 福建省漳州市2011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 2019-11-15 08:54:25
- 高中物理三大方法 2019-12-01 16:42:34
- 孤单的同义词 2019-11-27 09: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