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 不是任意解读

2019-11-30 12:09:01

新课程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但也出现了一些误区。误区之一便是无视文本,在课堂上大搞“发散思维”和“多元解读”,致使语文教学走向了“自由化”的深渊。
  
  案例一
  
  一位教师在执教《狼和小羊》一文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时有个学生问道:“难道这只小羊就这么可怜吗?这时候就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吗”?这位教师马上“因势利导”。没过多久,善于想象的学生小手如林:“这时候,来了一位勇敢的猎人,举起,‘啪’的一声,将恶狼打死了……”“谁也没有想到,这只狼一头撞到一块大石头上,结果一命呜呼了……”孩子幼小心灵是善良的,不过这位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生成,引导不加考虑,使寓言的主题黯然失色了。
  
  案例二
  
  一位教师在教授《狐狸和乌鸦》一课。
  
  师:学完了课文,你想对狐狸或乌鸦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先在小组讨论一下,尽量说得与别人不一样。
  
  生:乌鸦,你真是太笨了,狐狸的话你还敢信任!
  
  师:说得真好,谁继续表达?
  
  生:乌鸦,你因为太爱听好话了,所以才落得这样的下场,你可要接受教训啊!
  
  师:这种想法也不错,还有不一样的说法吗?
  
  生:狐狸,我喜欢你,喜欢你的聪明,因为你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的东西骗到手。
  
  师:这种见解与众不同,还有更新颖的想法吗?
  
  ……
  
  众所周知,《狐狸和乌鸦》的文本有其内在价值:光爱听好话,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怎能为了倡导所谓的个性化体验,而偏离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呢?
  
  以上两个案例的共同之处就是丢开文本,似乎学生越自由、气氛越活跃、观点越离奇越好,岂不知,这是把“个性化”变成了“自由化”了。文本在教学中有三个重要特性:第一,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依凭,是我们课堂赖以依存的一个特质基础。第二,文本具有前提性,它在我们上课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第三,我们的语文课决定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文本就有了规定性。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建的特定的空间,是以教材为凭借,通过师生双方的交流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舞台。由此看来,除了学生和老师之外,文本就是首要的了。文本是作者独特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内涵的发掘,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它原有的意蕴。的确,在阅读创新的问题上,读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调动个人的生活经历,渗透自我的情感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文化背景对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能从中读出个“林黛玉”或“薛宝钗”吗?的确,学生是学习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怎么理解都是对的。
  
  的确,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让课堂活跃起来。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学生可以任思维肆意驰骋而不受约束,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把握住“多元解读”与“任意解读”的区别,不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在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合理产生,但不是毫无道理的瞎想乱猜,更不是漫无边际的信口开河。否则就歪曲了“多元解读”,也无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因此,当学生对文本作出个性解读时,教师不要忘记及时提醒和纠正,要知道“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