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先是有媒体报道,《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针对高考改革提出3套方案,旋即新闻发言人否认了这个消息。在笔者看来,高考改革问题需要我们转换观念,从世界大学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而进行这样的改革,有几个理论问题需要理解清楚。
如何理解传统的高考公平问题?笔者以为,传统高考制度所体现的公平,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公平,一则这种公平并不是公众自动选择的,而是人们在公平、经济公平、文化公平等社会公平缺失情况下的无奈选择。假如说社会中存在着健全的公平——人们可以自由地竞选各级权力机构的领导岗位,可以自如地选择社会职业,那何必一定要用文凭作为“敲门砖”来获得这些职位呢?如果社会的薪酬体系是健全的,人们何必一定要通过所谓的名牌大学的学历来获得“高薪”呢?如果文化公平是健全的,学生们何必一定要拥挤于高考这个独木桥上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人们只是在社会其他方面公平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才无奈地接受这种公平的。试想,如果国内并存多种高考方式,学生们还会选择现在这种高考方式吗?二则是这种公平是片面的,是以牺牲教育公平来实现的。现实的以“考、考、考”“分、分、分”为基础的高考方式,对于有自己独特教育信念和抱负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的教育理想和信念都被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淹没了。这种高考方式对追求个性发展的学生而言,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乐趣都被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教育方式磨灭和消蚀掉了。有些人极力宣扬的高考是最公平的说法值得商榷。
如何保证高校招生公平原则?有必要说明的是,笔者所主张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是以高校制度改革为前提的,亦即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了高校领导者由教育官员向教育家的转换。其转换方式是变“上级任命校长的制度”为“教代会或教授会选举或聘任的制度”,若不进行这样的体制改革,高校是无力承担完全自主招生职责的。改革之后的高校,由于实现了作为“知识共同体”的制度建构,其制度和文化都有了不同的内涵和方向。在这个“共同体”中,校长的产生和监督有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高校内部的所有人员也都成为“共同利益者”,大家共同为高校的发展负责和努力。在这样的制度下,参与招生的教师必然要为自己置身其中的共同体负责,有哪个教师敢于在自己学校的招生中而砸自己学校的牌子呢?各个高校立足自己特色的招生方式和录取标准,将使招生的方式和内容五花八门,也使对学生的要求更加贴近教育本质,从而促进教育的真正进步。试看我国近世的许多学术大师和学界泰斗,不都是在这种自由的招生方式中进入大学、进而成就自己的学术成就的吗?他们的成功,使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种招生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有些人担心一旦取消统一性高考,高校在学生成绩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会无所适从,使高考录取出现偏差,造成好学生上不了好大学,好大学招不到好学生的现象。对此笔者以为,实行高校完全自主招生,使中小学校中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完全消失,将中小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中解救出来,对所有学生而言可以说都是福音,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在好学生能否上好学校、好学校能否招到好学生的问题上,有这样一些问题需要明确:一方面,取消高考并不等于取消了高校招生和中学生升学考试,所不同的只是改变了招生和考试的方式而已。新的招生方式不仅可以消除传统高考的弊端,也并不影响高校招生和学生升学,相反,还可能使高校招生的方法更科学、更公平、更符合教育规律,中学生更有机会进入自己钟情的学校。新的高考方式,既可以保留传统高考方式中的优点,又具有传统高考方式不具有的长处。
大学能否招到好学生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本校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判断能力。由于没有统一的高考,因而没有可比的统一分数线,学生素养的高低全在于招生教师的判断,从而要求高校必须选聘有真才实学和学识卓著的教师。二是全靠本校长期积聚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这要求每所高校的教师都必须珍惜本校的荣誉,并以相应的制度保证不发生损坏本校荣誉的现象。三要靠本校的招生宣传,要求高校必须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态度,放下架子,亲切地面对考生,争取优秀学生的青睐。另一方面,应该明确高校招生主要是为高校选学生,而不是为社会选人才。社会选拔人才完全可以由社会自己去进行,不应该将其要求附着于高考之中。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可能待遇比较优厚,但并不是个个都能成为人才。曾经传遍全国的北大学生卖肉、卖糖葫芦的现象,更加说明了这个事实。所以,家长和学生不应该将子女成才及辉煌未来都寄托在所谓的名牌大学上,而应该寄托在学生自己的知识学习和品行修养上。
在高教大众化的背景下,“文凭”的价值会越来越小,有效期越来越短,关键还在于个人的能力和修养。高校对学生培养的关键,则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较多的优秀教师,学生如何学习、修养到什么程度全在于学生自己的努力。由于改变了高考方式,与原来高考模式相配套的许多制度都需要改变,为此,社会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但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比起先生所说的“高校没有培养出创造性人才”的代价,比起现实高考对社会不良风气推波助澜所起的消极作用,比起高考改革推动的教育本性回归的价值和意义,任何代价都是最小的。
来源: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