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使用”的两种教学方法对比

2019-12-01 14:21:49

  方案一: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水、冷水的温度,组内每位同学都实际测量一次水温,小组成员合作总结撰写使用温度计的说明书(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方案二:

  教师引导学生迁移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的内容,使用时注意正确的放、读、记等,形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然后学生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两种教学方法刚好是互逆的,方案一,操作——发现——总结,先做后教。方案二,讲授——总结——操作,先教后做。

  方案一,注重过程,探究式学习。学生借已有的经验完全可以完成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亲自测量水温,试探着操作,会有诸多的发现。怎么放?什么时候读数?读出温度是多少?当观察到温度计的液柱不断变化的时候,会在等待中观察,然后作出判断。实验提供的水温,不会超多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能损坏温度计,在量程选择方面学生可能是淡化的,在交流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抛出解决,完善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精彩之处在于学生活动后的总结,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温度计的使用说明,并解释出为什么如此操作,在实验中思考是自然的路径。在小组汇报的时候,内容丰富,学生的积极性高,教师指导的价值大,包括仪器使用的说明书中内容设计、实验中发现的额问题、语言表达等等。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突出。

  方案二,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然后用教师的教的方法去实验操作,教师的理念就是先规范,再实践,犯错误的几率小,学生的学习模仿的成分较大。教师的愿望是学生很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而实际上,不管如何讲解规范,学生操作中依然会有不规范之处,也不一定能够记得住,反而失去了学生独立积极思考,以及合作学习的机会,较为典型的应试教学。最突出的弊端是学生实验的时候关注的是测出来的温度,小组汇报的时候,只能汇报所测的温度是多少,不会有发现的内容,因为教师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从经验看,学生经历过程,独立思考、观察、实验、提炼,获得能力提高,另外通过自己学习获得知识不容易忘记。至于能否在测试中得到基础分,无论那种教学,都要经过不断的练习,将学习的内容规范表达。方案二的教学也没有得分优势。测试中能力方面的得分,方案一一定优于方案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方案二更有优势,方法比知识重要。有了方法会独立学习知识,但是仅有知识不能够促进方法的使用。

  教学中提倡用方案一。

  来源:想想再说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