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汲安庆
写前启悟——
一
写作中,让个性出来,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羁绊太多了!
比如,肚里没货,想凭空生产,还想显示自家的才情,无异于痴人说梦;有存货了,但是不会灵活消化,或套路成癖,甚至养成了迎合的恶习,自家的思想还没出来就蔫了。表面上侃侃而谈,实际上全是代别人立言,简直一个人形鹦鹉,又谈何彰显个性呢?
不过,想让个性呼之跃出,并非绝顶的难事。秘笈多多,其中最重要的恐怕非“真”莫属了。我手写我心,努力做到真实、真切、真挚!
二
时下,全世界都在提倡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可是,平心而论,提倡得越起劲,说明问题越严重!
为什么?传统的观念太顽固了!大家都认为在学校才有资格被称作“求学”“治学”,一旦出了校门,就只能叫“失学”“辍学”,或“毕业”“结业”(完成学业、结束学业)。影响所致,连自学、函授、短期进修、访学,一律都被视为非正规的学习,甚至是不正经的,无效的学习,哪怕再怎么怀着浓厚的兴趣,拥有再怎么严谨的态度,都难以逃脱被歧视的命运。如此短视、愚蠢的想法,岂能不让人心寒?
源于此,当我们重读76年前,夏丏尊先生在《“自学”和“自己教育”》一文中的论述,会觉得格外的振聋发聩——
可是我觉得,一般给“失学”两字威胁着而感到苦闷的青年还没有抛开那种隐晦的观念。住在学校里面的叫做学,离开学校叫做“失学”,好像离开了学校,一切应该学的东西就无法学好了,其实哪里是这么一回事,所谓“自学”或是“自己教育”,非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即使住在学校里边,也不能只像一只张开着口的布袋,专等教师们把一切应该学的东西一样一样装进来,也必须应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思索这一样,联系那一样,才可以成为适应环境的“变通自在的艺人”……
全部是大实话,且句句源自肺腑,虽没有一句标示自家的个性,可是夏先生严谨、扎实,自拔俗见的形象却渗透了字里行间!
夏先生本人就是自学的典范!中学没读完,就去东京留学,靠勤奋考上了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因申请不到官费,只好辍学回国。但是凭借不懈的自学,他终于成为那个时代很伟大的文学家、语文教育家。
在这里,他是将自己的心捧出来和读者交流呢!
三
我从小若学作木匠,到今日至少也已有一二间房屋造成了。无聊的时候,跑到这所我所手造的房屋边上去看看,我的寂寥,一定能够轻减。我从小若学作裁缝,不消说现在定能把轻罗绣缎剪开来缝成好好的衫子了。无聊的时候,把我自家剪裁,自家缝纫的纤丽的衫裙,打开来一看,我的郁闷,也定能消杀下去……
这是郁达夫小说《青烟》中的一段文字。
他很喜欢将自己的身世、经历、情感、思想大容量地带进作品,所以“自叙传”的色彩很强烈。本篇中,“我”的这段自省看似自我解嘲,实际上却是当时郁达夫,也是当时很多知识分子生活的自况。他一点也不怕将自我的内心世界赤裸裸地示人,时代的忧郁,个人的忧郁,已经让他无暇,也无意顾及自己的形象了。让一个负笈东洋,饱读诗书,文采斐然的知识分子,说出若从小学做木匠,或裁缝的话来,内心该是经历了多大的郁闷和幻灭啊!
情思真了,自然会感动自我;感动自我了,自然会打动别人。
兴许是经历过初涉教坛,工资微薄,连找对象都吃紧的生活吧,看到这段文字,我一下子就与之共鸣了。相信和我同时代的老师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吧!
“我从小若学作木匠……”“我从小若学作裁缝……”,复沓的表现手法,将一腔的郁闷放大、放慢,既有“特写镜头”式的真切感,也把作者敏感、多情,柔弱、忧郁的形象推到了前台。
陆机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郁达夫面对世间万象,做到“思真”的同时,也的确做到“思纷”了——从木匠到裁缝,再到书生,思绪流转不停,正是“思纷”的一种显著表现!
四
“思真”不影响“思纷”,更不会影响“思深”。
请看鲁迅先生在其《海上的儿童》一文中的感悟——
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不管是放任型,还是压制型,两种教育方式之下的儿童,先生都不待见。而两种教育方式的流弊之重,先生只借助暴主、霸王、失了网的蜘蛛、奴才、傀儡、暂出樊笼的小禽这几个意象,便达到一剑封喉的批判效果了。
这种颖悟真实、自然,因为所有的“意象”都是贴着具体的事实生长出来的,如失了网的蜘蛛,写尽了家内霸王,家外软蛋的形象,与前文的跋扈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嘲讽之意跃然纸上。奴才、傀儡,则是由被冷遇,被呵斥,甚至被打骂,造成畏葸退缩的性格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情、事相依,理、象交融,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独特的思想魅力,可见一斑。
这种颖悟也很灵动、敏锐。从“失了网的蜘蛛”,到“奴才”“傀儡”“暂出樊笼的小禽”,意象一个接一个,仿佛游龙一样自由行走,将作者联想的丰赡,思维的活跃,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且穷形尽相,勾魂摄魄,一吐心中之块垒,多么不易啊!
本以为这是诗歌的“专利”,比如李金发在其著名诗歌《弃妇》一诗中,写到弃妇的隐忧,就一口气写了“灰烬”“游鸦之羽”“海啸之石”“舟子之歌”等意象,让人叹为观止,没想到议论文也可以这样,这难道不是写作的一大奇观么?
而这种奇观,正是根源于思“真”!
例文升格——
我看到了旅人蕉
曾钰雯
我曾无数次地经过那翠色的叶下,竟不知它叫“旅人蕉”。直到在学校呆了快三年,它才被我注意到。
那蕉可能活了几十年,蕉叶硕大、翠绿,有的竟伸到了二楼的教室。晴天,叶上流着阳光;雨天,叶上盛着水珠。它原本是生长在沙漠中的热带植物,不知为何接受移植,来到了我们小小的校园一角。
由于好奇,我查阅了有关旅人蕉的“生平事迹”。虽然寥寥无几,但是已经足够令我对它肃然起敬。
旅人蕉,又名水木,其叶柄基部贮藏着纯净水源,用刀割开一小口,可接饮。传说有商队在沙漠里跋涉,水源缺时发现了几株绿色植物,想折下叶子解渴,不料折断处流出了宝贵的水,商队的人欣喜若狂,收集完水后将这神奇的植物带回种植,并称它为“旅人蕉”——旅人的保护神。
那天,我又路过那片翠色,不禁抚摸着它的枝干。原来它是各方旅人的保护神,愿牺牲自己的水分,也要解救口干舌燥的路人。
我时常来到那蕉叶下感受阴凉,感叹它的年代久远。在很久、很久以前,学校还没建成之时,它是否已为路人奉献出生命之水?
旅人蕉的存在令我欣喜,看见它冠状的蕉叶,想象它叶柄里有水缓缓流动,炎热的夏季里内心也有一股清凉。每当忧烦之时,我便前往那片清凉之地,内心的烦躁似乎也会被抚平。呵呵,我何尝不是一个心灵劳顿的旅人,是旅人蕉在以滴翠的绿意抚慰我的疲惫啊!
诊断:面对旅人蕉,作者感悟到它的奉献精神、清宁心境的作用,很神奇地暗合了古人的“比德说”“畅神说”,但因为缺少更深层次的知音式的精神互动,或者说自我精神生活的深度介入,上文的感悟依然显得很单薄。
升格:最近,语文老师经常提到的“信、望、爱”,并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说到爱的力量、爱的境界,这使我情不自禁地再次想到旅人蕉。忍痛献出自己的水分,它没有面露救命恩人的自得;为周边的世界遮风挡雨,送去淡淡的馨香,却一直被忽略,它没有怨天尤人。远离欣赏的目光,一样默默付出,一样不断生长,这不也是一种爱的境界吗?罗曼·罗兰说:“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旅人蕉不就是一直在弹奏它那美丽的灵魂之乐吗?
本以为只有我是个粗心之人,没料到四处询问,竟然发现其他人也都没注意学校那僻静的一角,有这样的一株植物,更无人知道它的名字。我不禁有点庆幸,同是匆忙赶路的人,她们一直对那蕉视而不见,唯有我停下脚步,感受它的清凉、它的平静、它的善良……
生长到二楼的宽大叶片,依然那般嫩绿、旺盛。水源流动的叶柄处,似有汩汩之声作响。日复一日站立在校园的一角,它成了我最温馨的良师益友。
伫立着,凝视着……我真的看到了旅人蕉。(来源:中华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