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云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打埋伏”这句话,说的是人们有意隐瞒实情,、少报,或者不报等。电视电影里,我们也经常看到,敌我双方交战,常常埋伏在半山腰,或者隐蔽在离前沿阵地不远的地方给对方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种方法叫做“打埋伏”。
“打埋伏”不是政治家、军事家的“专利”,作家也会用。作家为了写作的需要,有时采取“打埋伏”的方法,给文章设置情节,制造悬念,以到达引人入胜的效果,比如,《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文章写的是小英雄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与日本鬼子进行斗争,最后机智脱险的故事。那么,课文为什么要用大段的篇幅来描写雨来上夜校读书、雨来游泳本领高等内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到课文中说起。
先说“雨来上夜校读书”这件事吧。雨来在夜校读的是什么书?课文是这样写道:
女教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原来,雨来在夜校读的是革命的书,接受的是爱国主义教育。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思想熏陶,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他懂得爱谁恨谁,因此,在掩护李大叔这件事情上显得毫不含糊,面对张牙舞爪的日本鬼子威逼利诱、毒刑拷打,他表现得宁死不屈,勇敢坚强。试想,如果文章事先不把这层关系写清楚,读者读了能不产生疑问:雨来为什么不怕死?为什么能表现的这样勇敢坚强?这就是“打埋伏”的作用。这种“打埋伏”,写作上叫“伏笔”,它是指在一篇文章里,后面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在前边先作些提示或暗示,以造成悬念。这种方法,在课文中处处可见。
比如,文章第一部分写雨来游泳本领高,他能够“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而且“仰浮的本领最高”,妈妈怕他出意外,阻止他不让他去,雨来就“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望着妈妈笑”,妈妈拿他没办法。有了这条还乡河,雨来是如鱼得水,当日本鬼子无法从他口里得知交通员李大叔的下落时,气得嗷嗷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雨来趁其不备,“一头扎进河里去”,“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如果课文不事先交代这层意思,人们不禁要问:雨来是怎样从日本鬼子的枪口下安全脱险的的?看来,“打埋伏”是一种高明的“对敌斗争”策略,它能起到“克敌制胜”,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有个同学写了篇题为《爸爸的爱》,也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习作开头写道:“在我的印象中,爸爸似乎不懂得爱,每次爱我的总是妈妈。”接下来他写了一件具体的事:有一次,“我”在学校里受了同学的欺负,回到家把气撒在妈妈身上。妈妈千般哄,万般劝,说等爸爸回来,要他为“我”出这口“恶气”。吃饭的时候,爸爸回来了。“我”把事情哭诉给爸爸听,爸爸却爱理不爱,好像我不是他的儿子。“我”气得不得了,发誓再也不理他。
晚上,爸爸带“我”出去散步。路上,他问起“我”白天发生的事,“我”把事情的经过一股脑地倒给他听。原来在“我”回座位的时候,同桌A趁“我”不注意,把脚伸出来,绊“我”一跤,“我”当场和他吵了起来,老师不了解情况,还把“我”训斥了一顿。“我”受了天大的委屈,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一幕……
后来,爸爸教育“我”,同学之间要相互理解,不能因为一件小事而斤斤计较,伤了和气,做人应该宽容大度,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君子”风范。爸爸的话给“我”注入了一剂清洗剂,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从此,“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感到爸爸是爱“我”的,这种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文写到这里戛然而止。
纵观全文,习作没有运用什么华丽的词语,也没有运用什么特别的手法,如实写来,却写得跌宕起伏,曲折有致,这就是“打埋伏”所产生的艺术力量。
运用“打埋伏”,我们应注意两点:一是文章后面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在前边应先有所交代;或者前面提到的人物或事情,后面要写清楚去向,不能一了了之;二是“埋伏”要打得好,既要巧妙自然,不露痕迹,又要注意前后关照,否则就会影响表达效果,得不偿失。
作文也有“打埋伏”
2019-10-03 20:07:08
相关推荐
- 朱立南:联想控股的未来掌舵者 2019-10-22 16:55:57
- 办公室英语100句 2019-10-27 15:02:59
- 如何提高初二数学考试成绩 2019-10-08 18:40:55
- 哥伦比亚种植园首次拍摄到濒危美洲豹 2019-09-01 22:01:56
- [最新]山东省济南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9-12-09 06: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