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实践理解要避免误区

2019-11-26 21:16:48

1 2 下一页

  误区一: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人的活动从性质上可分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两大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又可具体分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只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因而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误区二: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孤立的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并不排除单个人活动的存在,只是指这种活动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

  误区三: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因为我们讲盲目的实践是指这种实践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导致失败。

  误区四: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不能把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误解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只有生产实践才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发展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只是基本形式,而不是基本的实践活动。

  误区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不能把当做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原始社会和未来的社会,没有,不可能成为这些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只能说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误区六: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这种观点割裂了实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诸要素是客观的,因而由实践诸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活动。但实践是人的活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实践既不是纯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主观性,也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实践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活动。

  误区七: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世界有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分,人们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有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之分。实践只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而不是指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所以,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误区八: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来源于实践的认识才是正确的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只有参加实践活动,才能产生认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错误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离开实践谈认识,便割断了认识的客观来源,就会走向唯心主义。

  有人认为实践只应提供正确的认识,对于错误的认识来自实践似乎不好理解,这是由于不了解实践的复杂过程。人们要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就必须投身到实践中去。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但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事物的本质暴露需要有过程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在实践广度、深度上有区别,对事物的感知有丰富与贫乏、合乎实际与偏离实际的差别,还由于各人立场和方法的不同,对感性材料的思考、分析和综合的加工处理方法不同,认识的结果就会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因而,人们在实践中产生错误的认识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常有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