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逻辑视角下的经济生活教学方略

2019-11-26 16:23:41

实施生活逻辑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用富有生活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把知识的建构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提高能力和升华情感。笔者对生活逻辑的课堂构建进行了自己的摸索和尝试。  一、创设知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入课堂  生活逻辑教学设计坚持生活立意,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知识。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时事导入新课  社会生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勤于思考时政事例和课堂教学的结合点,才能达到把时政贯穿课堂,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课堂实效的目标,使其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经济全球化”的课堂导入,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关于2010年的韩国大白菜的减产导致中国大白菜的价格上涨和生产扩大,让学生思考韩国的大白菜为什么会引起中国境内白菜价格的变动,从而拓宽学生生活的广度,让学生主动感知生活。  2.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师应巧妙地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 使教学情境有亲近感、真实可信。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原型作为探索实践活动的感性支撑。  比如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学生自己对照身边同学的消费状况,寻找与课本知识的对接。这样学生能够将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有助于缩短学生与书本知识之间的距离,个体具有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真实感受融合在教学活动之中,加深理解学习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价值。  3.利用故事导入课堂  生活情境的导入可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学生所了解的历史生活和其他故事人物的生活,注意故事人物的生活与学生生活的对接,与学科知识的对接。  比如经济生活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课前推荐阅读杰弗里·扬的《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或者学生通过相关资料了解“股神”巴菲特的生活,尤其激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追问,和同样的年龄阶段如何投资的兴趣,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  二、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体验知识、思考问题  1.在探究活动中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教学认为,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效设问,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效沟通。  比如设置自主探究:假如你是一位理财产品的推销员,如何向1962年的32岁的巴菲特推销你的理财产品呢?(这时候的巴菲特拥有个人资产100万美元)  点评:探究主题谋求教学联系生活, 理论与实践结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  2.辩论活动中明辨是非、揭示规律  在学“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内容之后,我班就选定“鸡蛋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与“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论题开展辩论。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出不同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  此环节的一般做法:生生互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接下来是师生交流,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帮助,这样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知识回归生活、发展生活 、服务生活  掌握知识不应是生活逻辑的终结,知识必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1.通过解决生活问题参与生活  杜威认为,学校必须把社会生活引入到学校之中,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把课本知识由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  比如《公司的经营》课堂结束之后,把学校食堂的管理者请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和食堂的师傅面对面地接触和交流,讨论如何让学校的食堂的人气超过校门口的小饭馆,使食堂经营成功,再由学生追踪报道成果。  2.让学生预测、指导经济生活  比如在学完“财政的作用”后,给学生布置习题,如:针对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请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预测政府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措施,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作为经济的研究者,运用价值规律等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房产市场的情况,指导购房者当前如何科学理想消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