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期待的高考改革:不但该科目也改录取方式

2019-11-17 08:33:56

我国的高考改革正蓄势待发。北京已于2013年10月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在今年1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表示,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一系列配套“实施意见”,要求在此基础上,各省市结合本地实际,于2014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可谓目标任务清晰,时间表明确。  高考改革,关乎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关乎社会公平公正,以及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其“一举一动”都广受社会关注。从目前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来判断,各地的高考改革大都会在科目上“做文章”。例如,北京高考改革最“抢眼”的是语文分值从150分提升至180分,英语从150分降至100分,且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考两次。国内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也将变化,以往“各自为政”的自主招生笔试可能减少甚至终结,今后高校自主招生将以高中学业水平考为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面试。  不过,如果高考改革仅停留在科目层面的“加减法”,似乎不够。许多省市的改革方案尚未正式公布,社会上已有一些担忧和质疑的声音,“英语如果变为一年多考,考生为了‘刷高分’,多次参加考试,岂不是负担更重”,“高中学业水平考每一门科目都不能失误,才能获得名校自主招生面试资格,岂不让人心理上更紧张”……  以往,每次高考改革,最受“震动”的是中学,是考生。高考科目和内容一变,中学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目标都跟着变,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在转。相对而言,高校就比较“笃定”了—不管自主招生形式如何变,名校总能“掐”去最冒尖的那拨学生。接下来,经过统考,一本、二本、专科院校,“排排坐”集中录取,没有多大“悬念”。而绝大部分考生的自主权并未扩大,仍是“被挑选”,只能拿到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们期待怎样的高考改革?不但改科目,还要改录取方式。当高中学业水平考日益成熟,具有很高的评价功能时,未来考生可否凭借这一成绩去申请大学?这一成绩,除了作为名校自主招生“门槛”外,可否成为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直接录取的重要依据?这样,许多考生就可以从高考重负中解脱出来。还有,考生能否同时申请几所大学,获得几张录取通知书,从而选择自己心仪的那所就读?高校一本、二本、专科“依次而下”的录取方式能否打破?因为各类高校之间应是“类别”之分,而非“高低”之别。应该让二本院校和专科院校中的王牌专业也能招到成绩优秀的考生;重点大学中那些办学不用心、“搭便车”招高分学生的专业,今后可能“边缘化”。  当然,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期盼在坚守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高考改革积极探索,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