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锜

用户名:叶晓锜

注册于:2016-11-24

主题数: 1     回贴数: 20

介绍:

最后活动于 2017-08-01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54
  
   1、关于主体认知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所见即所得”,另一种是概念逻辑推定。我基本赞成。
   比如,小孩见过猫、也见过驴,却没见过老虎,会问“老虎”什么样?你告诉他:“长得像猫、有驴那么大”这时,小孩大脑经过形象思维的组合就推定出一个“老虎”概念,以后去动物园,见到老虎他可能一眼就认出“那是老虎”。这个例子举的不错。
   “猫”是一种个别的抽象和概括,“驴”也是一种个别的抽象和概括,从“猫”和“驴”两种抽象和概括中,可以进一步达到:“长得像
«  2017-08-01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48
  
   关于现象和本质,我的基本思考是:
   1、现象和本质并不是物的本来和物的自身方式,而是一种心灵方式的架构。
   2、我们的心灵有着两种不同的概念建构,一种是直观的概念建构,一种是逻辑的概念建构,并由此造就直观概念和逻辑概念。
   3、直观概念生成个别的和具体的抽象和概括,逻辑概念则生成共性集合递升的抽象和概括。
   4、对于概念逻辑的工作来说,它以共性集合递升,造就事物的共性。例如,无论牛、马、羊,无论狮子、老虎、大
«  2017-07-2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255
  
  1、提出以儒家为主的中国国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似乎在强调一种以“谁”为主的和谐和多元化。这样的见解是会产生问题的。如果我们承认一种以“谁”为主的和谐和多元化,那么在当今世界,美国就会非常乐意,美国凭其实力一直在推行一种以美国价值或美国文化为主的世界和谐和多元化。即你说要和谐、多元化都行,也很好,但必须是以美国价值或美国文化为主的和谐和多元化。正因如此,美国对中国的崛起和影响的扩展一直抱有着有色眼镜的戒备和某种敌意。
  2、我们不应倡导以“谁”为主的和谐和多元化,而应倡导平等相处、和而
«  2017-07-2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250
  
   如果没有人,那么知识就消失了--- 很对,知识是一种人类的认识建构,请问没有人,还会有人类的认识建构,还会有知识吗?!此外,关于“所谓知识就是主体所能把握的或仍在追寻中的一切事物的是或不是”,很好,这样的“是或不是”既然是主体的把握或追寻,那么它们又何能离开主体的把握和追寻呢?!又何能离开主客共建呢?!
  
  251
  
   有网友问:3年过去了,不知道叶先生给主客相通和主客共建有无赋予新意?我以为,在这3年间,我的最大收获
«  2017-07-2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27
  
   许多《易经》的信奉者不无自豪地认为,所有现代科学理论都可从中国古老的《易经》智慧中,找到它们的终极所在。对此,我一直很纳闷,既然《易经》已包含了一切现代科学的智慧,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偏偏不在拥有《易经》智慧的东方产生而在遥远的西方产生呢?!既然《易经》已包含了一切智慧所在,为何这些《易经》研究的大师们除了做做事后诸葛亮外,至今未能根据《易经》的智慧推导出比现代科学更为先进的科学发现呢?!
   真理的本质在于首先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  2017-07-2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17
  
   多年前,在读《资本论》商品与货币的章节时,深为马克思的辩证逻辑所折服。可是这样的辩证逻辑,特别是商品到货币的辩证逻辑在马克思看来是一种物的自身方式,也就是说,辩证逻辑是一种物的自身方式和属性,从商品到货币的演进是一个物的自身方式和属性的演进。
   在多年的思考中,我感到马克思的观点是有问题的。
   在我看来,第一,辩证逻辑并不是一种物的自身方式和属性,辨证逻辑是人类概念意识方式的能动,是概念抽象和概括共性集合进阶,从个别到特殊,特殊到一般,一般到根本的必然导致
«  2017-07-2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263
  
   关于黑格尔以概念为绝对,我以为,黑格尔的见解实际上是较明白的。黑格尔认为,心灵世界和自然世界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一种精神的造就,他把这种精神称之为“绝对理念”。黑格尔的理由是:第一,一切生命体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既然生命体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那么主导生命体运动的精神方式也必然主导自然世界的运动,因此精神方式既涵盖于主体,亦涵盖于客体,是一种至高的、终极的、唯一的绝对所在。所以,黑格尔哲学地认为,世界是绝对理念的造就。第二,在黑格尔看来,这种被称之为绝对理念的世界精神,它的
«  2017-07-2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7
  
   任何真理都有着它的域定界限。如,牛顿力学是关于自然的真理,但我们知道它有着自身域定的界限,是域限的真理而不是终极的真理,如果牛顿力学是终极真理,那么二十世纪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没有了容身之地。
   有没有终极真理呢?长久以来,或数千年以来,无数学者期望找到终极真理;哲学家们期望找到世界的终极所在,宗教人士希望找到上帝所在,科学家们希望达到宇宙的终极模型,社会学者们期望确定一个终极的社会模式,等等。
   这种世界的终极所在,上帝的创世所在,宇宙的终
«  2017-07-2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30
  
   概念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观概念,一种是逻辑概念。
   直观概念,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这些概念是对象的直观抽象,我把这类概念称之为直观概念。
   逻辑概念,如“几何图形”这一概念是逻辑抽象的生成,它是对“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直观抽象的再抽象,我把这种类型的概念称之为逻辑概念。
   概念的抽象和概括,按照马克思的见解,有着个别到特殊,特殊到一般,一般到根本的逻辑进阶。关于这点可以参见马克思
«  2017-07-24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253
  
   在光明论坛上,有网友对我的见解发表评论说,终于看到有将哲学的视角聚焦于人类主体的研究了!哲学,应该很快将聚焦于“人类如何组织自我”这个主体论的命题。本来,马克思聚焦过,但,被恩格斯发散了,然后,被苏联进一步畸化,搞成了不伦不类的“辨证主义+物质主义”,运动的动因解构,回到了康德的“物自体”,人类主体,倒是找不到了。为先生喝彩。
  
   我再阐述一下自己的哲学见解。
  
   我以为,对于哲学要有一种世界范围历史进程的开阔头
«  2017-07-24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44
  
   在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纯粹自我个体的人,而是社会关系的人。关于这点,马克思已说得非常透彻了,在马克思那里,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因而,对道德的本质应从社会关系中寻求,而不是从所谓的个人自由中寻求。
   关于老虎的问题,在佛教中有个非常著名的故事,说有一位王子,也就是佛祖无数前生中的一个,为了拯救即将饿死的老虎和它的虎仔,发了大慈悲,从石崖上跳下舍身饲虎。这位王子的舍身饲虎是他的绝对自由的选择,在佛教中亦被视为美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原野的深山中,在老虎和你
«  2017-07-16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51
  
   理智和高尚的品行没有必然的联系。高尚的品行可以是很理智的;卑劣的行为也可以是很理智的。
   感情这样东西,也可以体现高尚的品行,例如爱情是一个很情感的东西,有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都体现了一种人性的高尚品行,是不能为理智所理解的。歌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你看这两情相爱多么的刻骨铭心,多么的充满人性的光辉。的《罗密欧和朱丽叶》、陆放翁的《钗头凤》》、曹禺的《雷雨》等等,那真挚的情爱和毁灭的悲剧为世人所叹,可是却往往不能被理智所包容。
  
«  2017-07-14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254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所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的认识能否达到客观绝对的原型。对于这个问题,康德的见解是,我们总是通过一定的心灵方式去制作所经验到的对象而建构认识的,因此,我们不可能扬弃我们的心灵方式制作而达到没有我们的心灵方式制作加入的、同我们的心灵方式制作完全无关的认识的,也就是我们的认识是不可能扬弃认识的自身方式而进入没有认识方式加入的自在之物的。离开了认识方式我们就会一无所知,有了认识方式我们才会有知,但这个有知只能是有认识方式框架的有知。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康德认为认识是
«  2017-07-0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21
  
   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有其特色和真理,需要我们深入、透彻地研究和把握。但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亦有其不足,其不足主要在于缺乏认识论。
   在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那里,认识没有它的心灵方式,认识建构没有心灵方式的加入。在马哲那里,我们头脑中的事物样式是客观对象本有的,是和我们的心灵方式无关的,只是认知对客观本有的反映。这种客观对象本有的反映论,取消了心灵方式河心灵方式的加入,使辩证法走向了以客观本有为绝对的形而上学。
  
  22
  
  
«  2017-07-0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33
  
   客观世界自建的,对此我没有什么异议。
   问题是,当我们去揭示客观世界自建时,或者说当我们想要把客观世界的自建弄明白时,总是要经过我们的主体意识方式的制作和主观性状的加入而造就认识样式的。好比,我们看见了一朵花,它的形状、它的颜色、它的位置等等,总要通过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的视觉、我们的视觉的主观性状立刻就加入了进来,并由此生成一种有着我们主观性状加入和制作的事物样式。离开了我们的主观性状的加入和制作,这朵花尽管自建地存在着,但我们立刻就会对它一无所知。
«  2017-07-0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250
  
   如果没有人,那么知识就消失了--- 很对,知识是一种人类的认识建构,请问没有人,还会有人类的认识建构,还会有知识吗?!此外,关于“所谓知识就是主体所能把握的或仍在追寻中的一切事物的是或不是”,很好,这样的“是或不是”既然是主体的把握或追寻,那么它们又何能离开主体的把握和追寻呢?!又何能离开主客共建呢?!
  
  251
  
  有网友问:3年过去了,不知道叶先生给主客相通和主客共建有无赋予新意?我以为,在这3年间,我的最大收获是从主客共建的认
«  2017-07-0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37
  
   本人接触哲学多年,依我的看法,对于西方哲学家的代表性著作需要读一些,但不宜本本皆读,卷卷不漏,生怕有点滴的遗失。例如,黑格尔的哲学著作,他的《哲学史讲演录》厚厚一大叠,如要本本读透我看花一辈子时间也不够。
   读书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诸葛亮的方式,即博览群书,取其大略。对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格德尔等等的哲学家只要了解和把握住他们的核心思想就够了,不必细细节节地跟住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自我触点去转。
  
«  2017-07-0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41
  
   科学的哲学这样的提法是非常有问题的,也是我历来不赞成的,哲学不需要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没有凌驾于哲学之上的科学。
   在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上,我始终认为,科学同艺术、文学、社会学等等一样为哲学提供思想的质料,而哲学则从更高的综合上,为它们提供思想的穿越和推进。
   哲学在概念的架构上高于科学,它不需要为自己戴上科学的冠冕。列宁说得好: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计。
   此外,从方法论上谈论,哲学有哲学的方法,科学有科学的方法,
«  2017-07-0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10
  
   我们的思维逻辑具有建立公理和定理的能力。第一,这种能力是主客依存的,没有主客依存我们的思维逻辑也将无以显现;第二,任何公理和定理都是域限的概念建构。如勾股定律就是以平面空间为域限的概念建构的,而在曲率空间的域限中就不再有勾股定律。
   我们的认识既然是主客共制的建构,它就必然地具有既相通于主观又相通于客观的能力和属性,并在这种主客相通中建构观念、思想和知识并作用于实在。
   许多被我们称为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一样,都是承认意识外对象
«  2017-07-05
回复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257
  
   我以前在电视上看不少大学举办的辩论会,这些辩论会的特点就是设立正方和反方,正方与反方都各执一端地坚执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辩论会普遍存在的一个极大缺点是,举办者缺乏辩证思维的设计。不了解任何一个命题都会有它的“正题”和“反题”,“正题”和“反题”的争辩应当综合地走向更高层次的“合题”。而这种更高层次的“合题”,才是思想进取的一个又一个台阶。
  
  258
  
   多元化的冲突要靠更高的综合来达到和谐,获得多元化与和谐的一致。这种更高的综合不是一劳永逸的
«  2017-07-05
创建了主题 ›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叶晓锜:哲学思问录

  1
  
   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指出,哲学是一种追求绝对的思维运动。对此,我完全赞成。古今中外,一切哲学学说都在追求着各自所中意的绝对所在。
  在黑格尔那里,哲学的思维运动所追求的绝对是一种终极绝对,这种终极绝对在黑格尔那里就是他的“绝对理念”。在黑格尔看来,他所揭示和建构的“绝对理念”既涵盖思维的过程,又涵盖自然的过程,它是唯一能动的哲学终极绝对。
  我的不同见解是,哲学思维运动所追求的每一种绝对,都是一种自我
«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