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耀
近期多次在国内几篇核心刊物上看到有关文言文废止的争论,其中偏激者大谈文言文如何陈旧,如何阻碍社会发展,语调之激昂几乎可以与时“大鸣大放”相媲美。文言文的存废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打个比方说,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是否也就可以仿效西方以面包牛排为主食,而不再吃耗时耗力的大米馒头了。不可能,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吃着大米馒头长大的,吃了几千年,今后还会吃下去。当然,如果还按老祖宗的做法,细细舂,慢慢蒸再吃也行不通。我们需要有新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食物,于是就有了电饭堡与电蒸锅。同样,文言文也是如此,用旧的方法肯定也不能教好文言文,我们必须在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唤醒学生心中对文言文的兴趣,才能真正让古老的文言文焕发新的活力。
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肯定文言文的价值所在。无可争辩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由文言文完成的,虽然白话文在宋以后同样在文学史上开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从没有成为文化的主流。即使是《红楼梦》这样的巅峰之作,其中依然不乏如《芙蓉女儿诔》这样的优美骈文作品。学习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在传承我们国家的文化,而文化所代表的精神是与中国人血脉相通、不可分离的。仅举一个例子,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顺口说出几个成语,而几乎所有的成语均是文言文语句或语句的缩写。我们认为学生们根本不了解文言文是一种误解,他们同样熟悉文言文中的故事,从小也熟读了与之有关的诗歌,只是掌握的程度不同。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就是唤醒他们的记忆,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文言文。
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上一方面时刻要求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积累来理解生字词,另一方面特别注意选择学生们熟悉、喜爱的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们理解、熟悉文言文。近期我在上《木兰诗》与《孙权劝学》时,就特别注意在课堂中补充相关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他们与文言文的距离。
在《木兰诗》一课的导入中,我引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敕勒川》来说明北朝民歌的特点。我没有细讲这首诗的景物描写,而是介绍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北齐宰相高欢在攻打玉壁兵败后,面临三军瓦解的困境,他手下的大将斛律金用鲜卑语高唱起这首歌,让自幼生活在这里的鲜卑将士们想起了家乡,再次燃起了回到家乡的信念,保证了全军顺利撤退。在这首歌中,我们读不到战争的血腥与残酷,却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与宽广,这同样是战士们心胸的映照。这就是北朝民歌的特点,展现了宽广的胸怀与无畏的勇气,以此来与《木兰诗》对照,就让学生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住了木兰的形象。而在《孙权劝学》中,我引用了著名的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下半阙导入,我没有大谈这首词的内涵。仅仅告诉学生,孙权继承兄长之位时年仅19,而此时曹操46岁,刘备40岁,年龄远远长于孙权,并且早已久经沙场,年轻的孙权凭借什么与这两位当世英雄抗衡呢?由此引入课文,让学生们产生兴趣,去发现孙权身上的过人之处。
在教学中间,我特别注意对细节的补充。在《木兰诗》一课中,我让学生们思考诗中的木兰是否一个英勇无畏的英雄。我从诗歌的详略安排及诗人对木兰形象的塑造这两方面来解读这一问题。其中我特别强调了木兰在与亲人分离的场景与木兰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场景,在解读“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句时,我向学生提问,诗人为什么要特别写她的梳妆打扮呢?学生们立刻发现这说明木兰同样也具有女子爱美的天性,并没有被战场所消除。我进一步提问,是什么给这位小女子以勇气,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搏杀。大家就明白了,是对亲人的热爱,让她敢于走进危险的战场。再对应文中相关的描写,本文的主题——表现木兰对亲人的爱——就明确了。在《孙权劝学》中,我在解读中,强调了孙权在说话时的三种语气,从不可置疑的语气中表现他对于下属的严格要求,从驳斥吕蒙的坚决语气中看出了他的威严,从以身作则的亲切语气中读出了他与下属之间的亲密关系。我由此补充了《三国志》中吴臣赵咨在面对魏文帝询问时对孙权的评价:“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与之对应,就可以看出其识人之明及与下属的亲密关系。而在解读吕蒙的学习成果时,我补充了一段短文和一个事例。短文是讲述吕蒙从军的经历,“蒙年十五六,窃随(邓)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以这段文字来表现其少年的英勇。再用一个事例,就是吕蒙计赚零陵太守郝普的故事。当时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遣吕蒙来攻打刘备属下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当时刘备与关羽均率领数万大军进驻荆州,但吕蒙却委托郝普的同乡带信给他,称刘备被夏侯渊困在汉中,关羽被曹仁困于樊城一带,郝普不降破城就,连累其百岁老母被害。郝普只能投降,得知真相后“惭恨入地”。以此来表现吕蒙从勇将到智将巨大的变化。学生听这些事例,比枯燥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要有意思的多,自然也就对文章的内涵有了充分了解。
在最后总结全课时,我特别注意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对文章主题进行强调。例如在《木兰诗》一课的结尾,我引用了曹植的《白马篇》中的诗句:“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本诗就是成语“视死如归”的出处,学生很熟悉。我让学生将诗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与木兰的形象进行对比,由此引导学生了解木兰作为大家心目中的女英雄与传统意义上“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的不同之处。最后,我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掌握过兵权的女将领,生活在明末清初的秦良玉。我简单介绍了秦良玉一生功勋,特别是在清兵围攻北京城时驰骋数千里勤王的事例,并且引用了崇祯皇帝赠她的两首诗:“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其一)“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其二)让学生注意到其中既赞美了秦良玉作为女性的美丽,又称赞了她的英雄气概,由此对木兰的形象进行了一个具体说明。而在《孙权劝学》一课的最后,我引用了《三国志》中孙权在与陆逊谈起他的三位都督时的评语:“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畧奇至,可以次于公瑾。”通过这一段话,让学生既看到了吕蒙的变化,也认识到了孙权的识人之明。而《三国》故事中的人物同样也是学生们较为熟悉的,自然也能使他们产生亲近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常常引用很多课外的文言文,我认为这是必须的,因为文言文既然代表了一种文化,那么必然有与之相关的种种事例。如果把一篇文言文视为孤单的作品,必然就把它与学生割裂了。引用课外文言文,有助于学生更好了解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现象,从而产生亲近感。但我的引用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不引过长的文章,不引哲理性很强而无具体实例的文章,而且文中必然有几个学生早已在平时学习中很熟悉的常用文言字词或与他们熟知的成语有关,这样学生就能既了解实际知识,又复习自己的文言文了。
最后再说一句,对于当前有关文言文教学的争论,我感觉这场争论早在五四时期就已经开始。鲁迅先生曾提出废除汉字,孙独秀先生也对文言大加鞭挞。但是一个民族的根源在于文化,如果一味批判旧文化,而却无力建立新文化体系,那我们民族的未来将向何处去呢?用式的大标语口号批判文言最终却只能暴露出自己的虚弱,我们遭受的文化浩劫实在过于惨重了,后来人应慎之又慎。
拉近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
2019-10-06 08:26:29
相关推荐
- 初三家长在中考路上要避开误区(上) 2019-11-16 18:40:07
- 展开联想成就佳作 2019-10-15 16:33:02
- 课堂提问的程序和基本要求 2019-11-19 22:49:00
- 海南省农村贫困学子 2016年可享专项计划招生 2019-11-12 13:31:38
- 地理寒假高考复习:一天一练(7) 2019-11-23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