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差异教学法的运用

2019-11-15 19:16:08

  初中历史教师由于每班每周有两节课,教的班级比较多,因此学生人数多,学习层次差异大,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仍然以统一目标、统一进度进行同等难度的教学,显然不切实际,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较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现从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测试、辅导、评价等环节上谈谈自己对差异教学法的看法与教学实践。

  一、面向全体,划分教学层次

  学期伊始,我便根据学生上学期期考成绩,结合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钻研的深度,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层,拔尖层为A、发展层为B、达标层为C,当然,三层的学生是随着期中、期末成绩变化而变化的。分层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备课

  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备课时我特别注意确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分为识记、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其中“识记”和“理解”层次是A、B、C三层学生均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掌握”是A、B层要求达到的中级目标,而“运用”则是A层学生所达到的高级目标。在过程与方法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各层次的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品尝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三、上课

  历史课堂应用最普遍的是历史问题的设计和应用。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局限于少数优秀生,使A、B、C层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如果只提问少数学生而冷落大多数学生,他们就觉得老师偏心,不仅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面,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问题可分为记忆型、理解型和应用型。如关于鸦片战争的问题,对C层学生可以直接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而对B层学生则可以问引起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不是禁烟运动对A层学生就可以问有人说如果没有禁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请用史实加以评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使各层次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提高审题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思维发展。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中、、鲁迅、胡适四位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再选C层四位学生用角色表演的形式把讨论结果介绍出来。之后,请学生对本课有疑问提出的问题,由以上四位主要人物回答,如果他们不能回答,则由B层或A层学生补充回答,或者由教师解答,或布置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这种由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互助学习的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练习与测试

  练习和测试是巩固和加强理解所学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设计出多样化的题目。题目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一样,保证A层学生吃得饱,B层学生吃得好,C层学生吃得了。如基础题(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全体学生必做,而且A、B层学生以闭卷形式完成;提高题(在基础题上,稍稍向纵深扩展,题目的类型稍有变化),B、C层学生必做,A层可以以闭卷形式完成;拓展题(难度较大的题目,以变式题、综合题为主),A层学生必做,B层学生可选做,C层学生可不做。

  这样的教学评价很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完成过程中也很容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想和创新,同时便于教师从不同角度去评价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鼓励和认可,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和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以上教学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差生面越来越小,中等生转化为尖子生也越来越多了。

  参考文献

  [1]侯建飞,金波.有效教学·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许伟.正视差异弘扬个性推进课改.浅析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差异教学法”的运用[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9).

  [3]周丽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益尝试[J].考试周刊,2009(15).

  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