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在遵义会议是“借别人的码头打仗”

2019-11-19 17:36:33

1 2 3 4 下一页

  
  【核心提示】为了纠正错误路线,不得不借别人的码头打仗。他说过:“遵义会议是借别人的码头打仗的。”
  在长征途中,中共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前,在全党居于统治地位。特别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失利,使红军被迫长征,中国革命到了危机关头。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长征路上召开了遵义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进入了核心领导层。随后,又掌握了红军的最高指挥权。由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写下了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页,一直为世人所称赞不已。
  为了纠正错误路线,不得不借别人的码头打仗。他说过:“遵义会议是借别人的码头打仗的。”《遵义会议文献》,第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所借的码头,当时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指当时处于领导地位的一部分犯过思想方法上的与政治路线上的“左”倾错误的同志。具体地说,即指与。诚然,与在遵义会议前就曾表现出对“左”倾路线的不满,并批评过错误的军事路线。通过正反两个方面革命实践的教育,他们已经开始觉悟。
  第二个,是。在王明路线统治时期,是重要之一。党内是,军内是红军总政委,副主席,“三人团”成员之一。争取的支持非常重要。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同李德接触较多,曾经与李德进行过多次争论,表示不同意李德的某些军事主张和作战方案。在长征路上给提出的很多建议,都是同谈妥的。他建议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把红军队伍拉到贵州,也是先得到的同意,并通过去实行的。
  第三个,是前线指挥员。在长征初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接近当时的军团负责人,用自己对革命战争正确的认识去启发、教育前线指挥员,让他们去揭批“左”倾所犯的错误。五军团政委李卓然回忆说:
  我到遵义后,同志当天就在他的卧室接见了我……当我谈到部队已经怨声载道时……同志肯定了我反映的情况很重要,并要我在会议上发个言。李卓然:《参加遵义会议》,载《星火燎原丛书》(二),第15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1935年1月7日,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后,占领贵州省北部重镇遵义。由于红军突然改变行军方向,甩开了原来尾追和堵击的敌军,在遵义得到十多天的休整时间。
  1月15日至17日,中共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委员博古、、、、、,候补委员、邓发、、凯丰(何克全),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李卓然,,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共20人。
  伍修权回忆说:“这时、同志就通知博古同志,是他在会议上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通知同志准备一个关于军事问题的副报告。”《遵义会议文献》,第1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为开好这次会议,和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事先和、讨论的意见,起草了一份反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提纲。也特意准备了一份书面的发言提纲。
  会议由博古主持,并由他首先做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只承认在苏区工作的政策上有个别错误,在军事指导上有个别政策的错误,不承认是路线的错误,不承认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认为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敌人的强大,以白区和其他苏区的工作配合不够,坚持为错误的军事领导辩护。随后由作军事问题的副报告。他详细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着重指出了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既批评了博古、李德,也主动承担责任,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接下来,由做反报告,对“左”倾军事路线进行尖锐的批评。会场没有排名次,也就没有排座位,战争环境中的会议,常常是这样的,各人顺便找一个地方就坐下来。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