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授经:直击高考冲刺阶段五大软肋

2019-11-20 18:59:36

  距高考还有几十天,在这最后备考冲刺的黄金阶段,有哪些复习策略和提分技巧?记者走访了国内领先的个性化教育机构——学大教育的高考研究专家闫老师,他建议家长和学生:一定要击破高考复习中的“软肋”,这直接关系到高考能否获得高分!

  学大教育闫老师,有着十多年教育经验,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多次举办个性化学习法、中高考冲刺策略等主题的公益巡讲,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据悉,近期将来到吉林省与家长和考生面对面的探讨“百日冲刺复习策略及提分技巧”。经过多年对高考生的研究,他总结学生一般有五大软肋:

  一:基础知识。

  因为“高考是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高考考查任何一项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命题专家表示:基础知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和依据。

  二:中低档试题。

  高考试题分为易中难三个档,《考试说明》对于高考试题易中难的比例是定性的表述“以中等试题为主”,过去《考试说明》表述易中难试题比例为2:6:2或3:5:2。总分750分,中低档试题占600分左右。闫老师认为,对于优秀考生这600分是走向高分的台阶;而对一般考生而言抓住了这600分就抓住了胜利。他提醒,高考复习绝对不是越难越好。

  三:忽视两本书。

  教科书是高考命题的惟一依托,《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惟一依据,那么这也是高考复习的惟一依托和依据。高考复习一定要一手抓《考试说明》、一手抓教科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闫老师提醒,一定要重视教科书!否则只以为复习就是不断做题,其结果注定吃亏。

  四:审题。

  答题第一步就是审题,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闫老师总结:审题包括两方面,一是看,二是想。看清楚题意,找到题眼;想一想这道题在问什么?考什么?如不能做到认真审题,“一招失误,满盘皆输”。审题与心理紧张有关,因此审题过程一定要克服紧张情绪。

  五:动笔。

  “动笔才是思维的真正开始!”某重点中学高三教研组长曾告诉记者,他一直这样告诫学生。另外,回答高考试题时一定要注意四个方面: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语言的层次性、语言的逻辑性。拿一道高考模拟试题举例:“问满清末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舰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和现在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许多学生答:自愿与不自愿;主动与被动。别以为答对了,其实没得分。这道题的题眼是“本质”,那些都是现象;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两个字“”,四个字“国家”。高考阅卷老师要采点,“”是对着“题眼”的“点”,有“点”就得分,没“点”就不给分。闫老师形容:“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去思维,去表述答案才能得高分。

  而许多考生懒于动笔,一定吃大亏。他举了一条规律:听明白了、懂了、会了、会做、动笔做就错了。就是说考生高考复习最易断裂的链条就是动笔,一写就错。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动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自然学科要动笔练,人文学科史地政更要勤于动笔。

 高考复习除了智力因素还有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比如有的考生的软肋在心理品质;有的学生的软肋在意志品质等等。每一位高考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自己的软肋,在软肋上多下些功夫,高考目标才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