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2019-11-08 10:33:22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应该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探究的课题应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选择那些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探究课题,对于达到这样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学物理新课程的深化,物理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很多的时候在制约着物理教学实践能都沿着正确的轨道继续发展,并有效的落实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将教学中实际问题转化为课题,开展以课题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成为物理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

  课题是有目标、有内容、有措施、有预期结果的研究项目。它是指在物理学科领域内,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和任务,能够通过研究加以解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教学问题。课题能够使研究的目的具体化,使研究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限定性等特点。课题始于问题,但是课题≠问题,可以这样理解:“课题研究﹦有意义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的结果”。通常,一个好的物理研究课题应有三个特点,即价值性、可行性和明确性。通常,物理教学中的课题研究的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题,制定研究方案,课题论证,申报立项,实施研究,中期检查,形成成果,成果鉴定,成果推广。

  由于教师日常工作很繁忙,有教师抱怨:“课题研究好是好,可我们的课务这么重,哪里有时间啊?”教师的这些消极想法的存在,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也制约着物理教学中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从实践角度看,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课务安排紧,但是做课题研究对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实践价值表现在,不仅它可以把握物理教学规律,寻找解决物理问题的办法,可以改进工作,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而且它还能完善自我,让教师走进自己的“真实世界”。

  二、新课程推进中为什么要开展物理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需要把物理新课程中日常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转化为课题。一般需要从成功的物理教育教学经验中选题,从教师自身工作实践的矛盾和困惑中选题。即所谓:自下而上,就是关注身边、关注校本,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客观上说,课题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十分强的教学实践活动,一线物理教师想开展课题研究并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它对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与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那么,又为什么物理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一线物理教师要开展课题研究呢?从实践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为了适应物理新课程实施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物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要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搞教育科研使许多成为名师过程的最大受益者。实践表明: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科研能使教师更“聪明”,科研能使教师更专业,科研能使教学更有质量。

  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物理新课程推进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物理教师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

  三是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四是有助于形成科研指导教学的意识。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物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其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身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五是可以改变个人教学状况和个人的职业处境。做课题研究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升教师教学的品位,提高自己的教学成效,让教师在激烈的学科竞争中列有一席之地,在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赢得一定的“专业自尊”。

  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因此,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焕发课题研究自身的魅力,充分享受课题研究带来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让自己在轻负担下过着充实而有意义的教育生活,这也是教育科研为教师创设的一份人文关怀的情怀。

  三、新课程中物理课题研究的实践性特征

  新课程推进中,课题研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适合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教师个体在教育主体意识充分觉醒状态下,积极地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解决教师发展中的难点为根本目的所展开的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实现教育科研通俗化,科研内容个性化、研究者普及化。课题研究需要突出实践性、指导性,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从课题的实践角度看,一般物理学科中开展的课题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针对性强。由于物理教师所教科目年段不同,年龄不同,专业水平不同,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需要也不同,他们更需要适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对改进自己教育教学直接有用,能够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需要演示实验支持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问题的检验,因此,实验教学的优化就可以作为每一位物理教师的自主课题选题领域之一。

  2.灵活性高。物理教学中的课题研究是教师自主选择的,课题负责人是教师个体,主动权在教师自己手里,课题进度快慢,研究深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策略,包括制定方案与随时修订方案,均由教师个人自主灵活掌握。比如:新课程实施后,物理教师特别注重科学探究研究,发现众多探究方式中,实验探究最适合物理学科,而且落实起来也符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程度,物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研究实际水平,自主开展课题研究,确立《挖掘生活用品丰富实验课程资源作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切入口小。课题研究不能泛化,应突出“小”、“专”、“短”。“小”,就是切口宜小。“专”,就是研究内容上专一、研究对象唯一、方法的单一。研究要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这样比较容易驾驭,从局部具体,微观考察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的问题具体化,研究结果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短”,即周期短。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需要研究了就开始研究,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并且课题研究的结果可以马上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得到运用。

  4.反思性实。物理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对所从事的实践工作进行长期探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研究,现阶段得到一部分经验,下阶段找到一个规律,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实践需求,不断对于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实践进行持续评价和反思,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即刻应用到物理教学实践中。这样,物理教师个体长期关注着某一个领域,坚持反思,能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可能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5.科学性准。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必须有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必须符合准确的科学原理。如获得某物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了“关于水泥28天抗压强度值的预测”的课题,利用高中所学的统计分析知识及计算机基础,用自定方法编制了计算机软件,对水泥的抗压强度进行了精确的测试,体现出严谨的科学性。

  6.可行性高。教师要想搞好一个物理研究课题,必须从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课题能否成行,尤其作为一线物理而言,这些条件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研究的深入,因此,教师确定研究性课题时一定要事先考虑到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如果课题选题时已经全面地考虑过这些综合因素,并认为可行的话,那么,就应该把研究课题尽量缩小到能应付的范围之内,并尽量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研究条件。如果一切都有了思想准备的话,就应该把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写清楚,包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合作伙伴、指导教师、实验经费、文献资料、研究地点、实验条件;还要估计一下研究时间等。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行为及病因诊断

  实施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学生谋求生命质量的提升。但是随着中高考的升学压力和学校对质量的考核要求不断提高,导致教师缺乏开展物理课题研究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同时,由于功利因素和形式主义的负面影响,当前物理教师在从事课题研究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以下一些“病态”行为或想法:

  问题行为1:过于盲目,意识不到教学中的问题。

  病因诊断:课堂是繁忙的场所,课堂决策复杂多变,课堂事件不可预测且公开化,老师忙得没有时间仔细思考在做什么。教师培养未经课堂观察技术的专业训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教师很少被人系统观察过,因此,他们很少收到有关如何提高他们教学效能的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或建议。教师对物理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另外,缺乏一种机制,引导专家与教研员深入课堂,观察指导,与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这样教师也很难受到启发和激发,物理教学中问题的发现就更难。如果说,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中不能意识到有价值的问题,并转化为课题,那么,教师开展物理课题研究就是一句空话。

  问题行为2:注重形式,忽视过程。

  病因诊断:一些教师从事物理课题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通常的做法是写几篇文章,找一些材料,东拼西就,甚至是过去做的事情,拿来宣称解决了问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问题行为3:急功近利,热衷炒作。

  病因诊断:一些教师由于过分关注物理课题的开题,和课题等级的立项,关注于各级领导、专家对自己课题的关心和光顾。津津乐道于自己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第级别,而忽视课题研究的过程实施,结果是使课题成了追逐名利的方式。

  问题行为4:跟风而上,创新不足。

  病因诊断:一些教师选择的课题的创新不足,喜欢跟风,没有条件硬着头皮也要上,导致了课题研究的泛化。其实专家的理论要学,研究的方法要学,但不能总停留在“复述”的层面上,要想办法使专家的理念、方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物理教学中的课题研究的内容,要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范围不宜太宽太泛,目标不宜太高太玄。越是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富有个性的东西,越有新意。课题的研究方法,最好是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真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策略、方法应该方便教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关联。课题的研究过程,应该与改进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不能让教师望而却步,力争使研究过程能为校本研究积累成果。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突出实效性,一旦“校本”的东西实实在在了,这个研究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问题行为5:闭门造车,缺乏引领。

  病因诊断:一些教师做物理课题喜欢独自研究,孤军奋战,没有形成研究团队。要使物理课题研究具有生命力,就要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支持。做课题可以寻求教研员、科研专家、师范院校教师的科研指导与业务帮助。

  问题行为6:重视立项、忽视研究。

  病因诊断:物理课题研究一般需要立足本校、立足本学科。一些物理教师以功利思想搞课题研究,重视立项,轻视过程研究,致使课题流失。偏离物理研究的学术方向,造成课题与本身的教学工作相冲突,无暇顾及课题研究。有些教师选择了课题,课题立项后,由于工作忙不开题,或者缺少研究计划,研究思路不清晰。另外,一些课题负责人挂帅不出征,挂名不研究,没有形成研究团队,合作研究的意识缺乏,导致课题研究无法推进。一些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关注课题的结题报告,却不重视课题研究中的核心环节,即课题的过程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深度不足,交流不够,缺乏材料积累,档案建立不起来,不能按时结题。

  问题行为7:着眼数量、轻品牌打造。

  病因诊断:一些物理教师选题的课题,喜欢一项课题多处立项,疲于应付,精力不足,这样难出精品。同时有些教师乐于申报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多方应付,而实际介入课题研究又很少,这样徒有虚名,很难形成自己品牌课题。因此,教师要立足的自身的实际,结合自己开展的课题,突出课题特色,注重发展课题的教学效益,力争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课题成果,从而形成精品课题,对当前的物理教学形成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五、新课程中提高物理课题研究实效的一般策略

  如何避免物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浮躁倾向,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效呢?我们主张教学中,课题研究尽可能用物理教师的语言叙述自己就的实践,从教师的实践提炼自己已有的经验,让自己的研究经验体现自身的特点。具体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在课题研究的动机上,要克服“功利”,注重“内需”。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所在便是功利色彩太浓,学校的课题研究成了相当多的学校生存和发展中的点缀,成了教师在评定职称中的砝码。一些教师们为“职称”、“晋级”所左右而匆忙写作,华而不实、徒有虚名的“课题成果”随处可见。这种“装点门面”、“金玉其外”的课题研究动机,是对课题研究的本质观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所造成的。学校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必须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选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选题,从教师自身课堂实践的矛盾冲突中选题。只有这样,才能生成先进的教育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才是课题研究真正的“科学性”与“方法论”。比如:物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动因,它支配着学生学习物理的活动,研究探讨初中生物理学习的动机,及时掌握教育对象的情况,对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位次,确定“初中生物理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课题研究,通过开设激发初中生物理学习动机为主线的系列活动及上好每一节课,探索出初中生物理学习如何激发的方式,初步形成一套适合的操作方法,这既符合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需要,又贴近教师的物理教学工作实际。

  二是在课题研究的选题上,要避免“跟从”,注重“创新”。

  目前学校和教师在课题研究选题上“跟从”别人的多,加以创新的少,课题选择缺乏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众多课题并无太多差异,有特征、有个性的少,重复研究、低层次研究的多。如“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模式”等课题遍地开花、大同小异。或者“穿新鞋走老路”,或者“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惟独失却了自己的个性。其实,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是具有“校本”、“师本”倾向的,必须就学校及教师本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归类,找出共同特点,再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修正、提炼,去伪存真。从问题筛选→经验提炼→资料寻疑→现状分析→意向转化,是课题研究选题的一般方法,“创新”也伴随其间。比如: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班班配置多媒体教学系统,并购置了大量的翰林汇教学素材库、各学科的音像教材库、科利华教学资源库、金华科软件等资源,同时教师采用自制课件,网上下载素材等办法搜集、加工、整理课程素材,逐步建成了资源庞大但分类混乱的校本资源库。那么,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形成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如何开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种教学素材(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资源,本学科的优秀教案、课件资源、网络教学设计等;探索如何利用“物理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通过这些资源自主地掌握所学内容,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方案的论证,确定选择《基于物理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试图从创新教育的理念出发,深入研究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并整合两者的优点,探索网络环境下基于物理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校的物理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提高。从实践角度看,这个课题切实学校物理学科发展的实际,紧密贴近教育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三是在课题研究的实施上,要减少“形式”,注重“过程”。

  当前,课题研究活动中追求“形式主义”的太多,主要表现在:重视了“方案”和“报告”的撰写,而忽视了实施过程的历练,具体操作过程避重就轻,蜻蜓点水,整个实施成了“哑铃”状(重两头轻中间)的畸形怪胎。重视开题及结题时的“轰动场面”,而无视实施进程的厚积薄发。开题及结题时,专家云集,嘉宾满座,而具体的操作过程却清汤淡水,平时大量的研究工作往往被搁置一边。很多学校也喜欢大规模、大动作,通过大型公开展示,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聘请导师来校“指点迷津”,希望能让老师茅塞顿开,快速成长。

  四是在课题研究的评价上,要力戒“浮华”,注重“实效”。

  课题研究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课题研究本身的评价,二是学校对课题研究评价机制的确立。对课题研究本身的评价上,目前出现的“浮华”之风,主要表现在重视物化成果,忽视“推广辐射”。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的主要是“应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形成课题研究评价机制上,要通过机制创新以激励、塑造、发展和凝聚教师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求真效。比如:开展“新课标高中物理校本练习开发与编写”研究,旨在通过校本练习的研究与开发,减轻教师备课负担,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物理教学与实践中学生练习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另外,课题研究还要注意其他一些问题,比如,一是课题研究要在平时点点滴滴。平时有学生作品,要打印保存下来;平时有灵感体会,要写成论文记录下来;平时有课题活动,要在记载册(研究手册)上登记起来……厚积才能薄发,课题研究也是如此。二是研究结论,应做得实实在在。三是评奖结果,应看得平平淡淡。课题成果评奖获,有至上的荣誉,有了评职称的敲门砖,当然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假如没有获奖还是要把结果看的平淡一些,因为“过程与方法”也很重要,那也是自己永远的财富!四是研究过程,需要随时修正。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研究课题的详细完整的蓝图了下面就应该着手去行动了。在执行计划期间,有时会有一些突然的变化影响计划的正常执行,那么就应该随时调整、修正你的研究计划,以保证研究性课题的正常进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