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东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 许晔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载体,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教学,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武器。
问题教学法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的广度、深度、灵活度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问题过于简单,学生纷纷发言,气氛活跃,一堂课热热闹闹,表面上看学生好像都会了,实际上问题只停留在表面上,问题教学法只是流于形式。问题设计太深太难,学生无从下手,面对问题无异于老虎吃天,只会增加学生的畏难心理,课堂气氛沉闷,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最后往往又会变成老师自问自答的旧有模式。那么怎样才能使问题设计得难易适度、便于学生思考探索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行问题教学法时,我总结了两个应对策略。
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关键是如何从问题导入,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带着问题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执教《羚羊木雕》一文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哪些矛盾?涉及到哪些人物?”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在读文本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能快速地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最快地引导学生进入有效的学习。
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层层抛出的问题既应有思考的基础和思考的空间,又要有明确的指向,对学习的深入有引导。问题设计的重要原则应体现整体性、层次性、有效性和生成性。力求问在教学重点之上,问在思维滞留之处,问在发散求异之点,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以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反思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发展。
鉴于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就要做到:一是设问应有梯度性。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在知识积累、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准备,在预设问题时,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既要注重“发现型”问题与“创造性”问题,又要设计“呈现型”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问题,都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就避免了使课堂变成了好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而其他学生只是观众的现象。二是应注意问题的多维度性,使问题的解决有多种途径,让同一层次的不同学生有多种解决的办法鼓励思维的多样性,以此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问题教学”法最终的落脚点是如何解决问题。教学中或用投影仪或用“导学案”等方式呈现出授课的内容和知识的衔接点、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讨,甚至以问题为载体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全体辩论,师生互动,共同释疑;可以以设计的问题为蓝本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回答,学生的回答或许不全面、不准确、不深刻,教师要鼓励全体学生进行补充纠正;最后教师要根据具体课堂实际进行补充完善和升华,此外还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如小组比赛,累计积分,“包干到户”等游戏形式刺激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育学家波利亚说得好:“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问题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促进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