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秦晖---从“正尺蠖效应”说起

By 先请而后教8 at 2017-06-19 • 0人收藏 • 679人看过
1.秦晖谈过很久的“负尺蠖效应”,后来又偶尔言及“正尺蠖效应”。
什么是正尺蠖呢?那就是公民任意撒娇,为了自己的自由与福利,把国家的根基给掏空了。
那么,这个理论显然并不来自英美经验主义传统。包括秦晖的诸多命题都不是来自英美经验主义传统,后文将会细说。
公民的不负责任,这是一个右翼的命题,它更多的体现的是一个精神层面的现象。所谓人本身的堕落,是经济理论无法窥见的一面。
  
  2.秦晖有一个独特的框架,叫做“束缚-保护”框架。这个保护大家都知道,是经济现象。这个束缚呢?这就是精神现象了。
  这就好比是走路被人推着走,你会喊一句--“我自己会走,不用你来推。”可是既然同样是走路,按照“经济人”的观点来看,推就让他退呗。
  所以,秦晖在不经意间已经引入了经济世界以外的另一半世界。
  秦晖自己也坦承过,他的光谱理论来自布伦德尔-斯卓克斯。这个东西在美国也有,叫做诺兰曲线。简单的说就是----左派主张伦理上的放纵,右派主张伦理上的约束。
  实际上,任何组织要想有行动力,靠“放纵”的那一面是不能持久的。这也是自由党总是被夹在中间沦为第三势力,沦为无足轻重的配角的原因。
  那么,社民党的凝聚力就来自--要福利,要高税,要二次分配。保守党的凝聚力则来自--要捍卫传统的伦理,要有大气魄。
  
  3.秦晖有个“神学家与圣徒”的说法,但最终没有给出圣徒的来由。让我们最后只能得出这样的印象---靠呼唤就能呼唤出圣徒来。
  那么,这里就体现出一种理论的“不到岸”。理论终究迈不过最终的深谷。但是,他也并未把理论能说的部分说完。
  
  4.现举一例。秦晖对“国民性批判”是不赞同的。他的老朋友朱学勤同样如此。他们都认为,国民性批判不过是戊戌失败后的埋怨而已。
  实际上,国民性批判仍然是很有道理的。轻易将其抛弃后,他们也只能陷入更加的困惑。
  朱学勤就说了--的养成只能在于本身。
  秦晖的看法略有不同,秦晖认为“限权加问责”可以逐渐把实然和应然之间的鸿沟填平,消弭。可是,真的如此简单吗?
51 个回复 | 最后更新于 2017-10-08
2017-06-20   #1
  您所說的文化外顯特徵 其實我不太明白 因為描述不準
  
  如果和韓國比較 無法比較
  這裡可能受客觀條件影響 台灣和韓國的社會型態完全不同了
  韓國其實和新加坡有一個客觀一致 由儒家式大政府和官僚主控
  台灣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 也就是您所說黑道色彩的” 公民和小共同体结盟”所主導
  
  以流行文化比擬 如流行音樂 電影等
  如果去掉語言 你會看不出這是出自韓國 日本 新加坡的作品
  這和香港台灣是完全相反
  韓國流行文化有政府大資本 和Samsung一樣 價值為純盈利
  於是韓國流行文化 會不容易分辨是韓國作品
  另一方面 韓國也可以存在由大資本補助的”傳統藝術”
  這在台灣都是不可想像的
  
  台灣的流行文化 或較高級的藝術型態如雲門舞集 明華園 電影小品等
  在老k時代 是和老k的外省主觀價值絕對衝突 強力壓制
  都是用最狡獪的方式 以”小強精神”用力存活
  所以絕對看不到大資本大堆頭的台灣藝術表演 全是”小強”個性
  無論李安 雲門 明華園 表演工作坊 甚至周杰倫SHE
  全屬自生自滅自給自足的”小強”個性 個人個別團體風格極明顯
  
  也可以說
  對韓國人那麼熱衷申遺
  對台灣人來說可謂不知所云 不存在那種”集體意識”的原動力
  這在幹嘛? 關我P事?
  
2017-06-26   #2
  早先也已有识者揭破过这一有趣的事实----如果是莫洛托夫之于索尔仁尼琴呢?
  当然,索氏也有其愚顽的一面。他甚至回忆出了一个非常和蔼的苏斯洛夫出来了。
  所以说,某些人可能很有感受力,却未必能还原整个的真相。索尔仁尼琴下决心对这个体制宣战了,却也不免得出一些啼笑皆非的怪结论。(例如全体国民搬迁到西伯利亚之类)
2017-06-27   #3
  其实关天茶舍是个破烂地方,头脑混乱者充斥,而且冷清得要死
2017-06-28   #4
  上次很有趣,看到有人谈“早期人类进化”这个题目。
    中国很多人在主张“中国猿人独立起源”理论,有人说----这个有可能会极大地激发民族自豪感。
    
    我笑了。其实你要真的去问一个中国老百姓,他的回答会很搞笑的-----------------------关我鸟事?我是什么猿猴进化而来的,关我鸟事?
  
  这个里面似乎看出,非常深厚的庸俗普遍论,也即是非常深厚的虚无论。
2017-06-28   #5
  伊迪丝.汉密尔顿曾说过一个大实话----法国文学和俄国文学形似而实为迥异。后者在晦暗中留下的有光亮,而前者纯粹是一团烂泥,烂的一塌糊涂的烂泥。
2017-06-28   #6
  三十年前的台灣 也是各種勢力暗潮洶湧 蠢蠢欲動
  但台灣人的個性中 絕無PRC人那種一股殘暴衝動
  
  我在前年七月實際所見親身感受 實在讓我震撼無比 怎麼這樣暴戾?
  
  
  好好研究俄國比較實際
2017-06-28   #7
  还有,不能弄错的一个东西,河套出的是河套马,跟汗血马不是一回事。
  另外,还是前面说的,军工对于经济的作用从来都不是根本。
  希腊的贸易社会,载体是橄榄油之类的东西。罗马也不会靠着与蛮族的马匹交易形成整个贸易的主体。
  这里面,主要是个“把贸易仅仅理解成民族之间”的问题。
  内贸其实更重要。如果汉武能够做点好事,不如让他从“拉动内需”开始。
2017-06-28   #8
  嗯,就像有韩剧的台词说的---百姓们对真心感到有负担,对期望感到承受不起,对沟通感到麻烦,对自由充满犹豫。
2017-06-28   #9
  中国现在是在一个转折点 我认同
  
  中国又重新面临选择
  
  汉初的黄老之道,留下一个繁荣的基础,给汉武帝选择
  
  民国在对日战争以前,虽然乱世,但在经济上,政府干预极少,也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留给、选择。
  
  各种力量都在争夺决定权,纷扰无序,这个论坛就是纷乱的缩影,连摩罗这样的失败小男人似乎也想撑起一面旗帜,中国向何处去?
  
  
2017-07-01   #10
  一腳被踩扁還是要堅持再活上它三天 所以有"鬼氣"
  -------------------------------------------------
  这当然也是一个解释。
  
  不过呢,就算不提创作环境的限制问题,就人们自身的精神风味而言,台湾人依然有种悲伤,落寞的基质。
2017-07-02   #11
  昨天重新看了一遍 妈妈咪呀,很痛苦。
  之前到是没多想,没发现这个妈妈咪呀是指圣母玛利亚。当然,这个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这个里面关于个人随着时间的成长的内容。
  瑞典人的剧本当然是基石,所以它也就在底色上与好莱坞有了区分。
  美国人可能早就游离出了这个历程,但瑞典人依然是一个亲历者,所谓---68年人。影片没有提到,但其背后就是这个。
  布拉格的1968,和巴黎的1968,这是两个不同的1968.那三个欧洲男子,都是遇上了中年危机。红五月即是一个可怜的笑话。给膝盖上纹上的刺青终生不能褪去。这些所谓的白领,无论是在科层制的格子间里,还是在私人游艇的“滥游四海”中,都不会有身心安居下来的一天。
  ABBA的华丽征伐当然也是被挫败了,彻底的挫败。四位团员也双双离婚-----现代,这就是现代,无人得脱。
  仰视苍穹,潸然泪下。
2017-07-03   #12
  “裝甲師”(panzer div. or armored div.) 對比 “坦克師”(tank div.)
  其實代表兩種完全不同的戰術觀
  
  裝甲師的概念 是強調部對的多功能整合以及訓令導向
  這是源自德式觀念 裝甲機動戰鬥群
  裝甲和內燃機裝備只是這種多功能導向部隊所需的工具而已
  
  坦克師則很典型是俄式
  強調物質力量 以鋼鐵和能源洪流衝垮一切障礙
  (ps 這很”左” 很”馬”味滴 哈哈哈)
  
  說說笑 只是講講典故 請別介意
  
2017-07-03   #13
  接着继续说欧洲进化的大视角观察。
  哈法争霸中,不仅是英国有平衡的努力,其他国家也有。为什么路德改教发生在哈布斯堡如日中天的那年?那就是“树大招风”的缘故。
  但哈布斯堡的民族属性太纷乱,使得它的遗产最终中断于一战的结束。所以说,德意志国的崛起,正好对应着哈布斯堡的衰落,同时也对应着“自由选王,自由否决”的邻国波兰的衰落。
2017-07-04   #14
  这个我也说不好。未来是难以判断的。
2017-07-05   #15
  作者:风破楼 回复日期:2011-03-13 15:03:21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欧洲近代的西班牙和不列颠的斗争
    就是两种组织方式的斗争
    
    幸好,是不列颠赢了。正是因为不列颠赢了,不列颠的制度,才有了真正的溢出效应
    
    在竞争压力下,不列颠的制度成为争相效仿的对象。
    
    如果没有英国,法国或者普鲁士,都有可能成为大一统的完成者,也包括俄国。
  -----------------------------------------------
  这个的确。西班牙的衰落是乐观论的一个非常好的论据。一个曾经坐享整个新大陆收益的国家,金山银山,却只能带来祸害,到头来成就了别人。这就看出了的重要性了。
  我同样也可以把这个称之为---柯耶夫的均质社会的胜利。
2017-07-05   #16
  “韓國流行文化有政府大資本”与“集體意識”这两者应该是分开的。
  而且我以为,后者才是根本。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无法盗版的。
  尤其是大国家党上台后,百济,高句丽,新罗的历史纷纷走进其大众的文化中心,这在台湾恐怕就是痴人说梦了---去拍春秋五霸的剧然后得到热播吗?
2017-07-05   #17
  我所反对的决不是自己承担责任这一点。
  我是绝对支持自由意志的观念的。
2017-07-05   #18
  不过还有一点,四霸主都有其较为匹敌的对手。如果没有法国,则哈布斯堡是非常容易达成目标的。同样,斯大林与希特勒,只要没有其中一个,另一个就将所向披靡,世上再无敌手。
  整个从大萧条到斧旗落地的七十多年,地球历史的惊险刺激堪比任何一部架空小说----如果我们设定西方制度为“光明的”的话。
2017-07-05   #19
  黑砖其实是个非常合适的隐喻,这大概也是当时波澜比较大的原因。
  黑砖可以被编写成寓言。比如说:
  
  窑奴甲:听说隔壁窑里干活的人,有白米饭吃。
  窑奴乙:他妈的,我们跟他们算账去。凭什么他们就能吃白米饭?砸了它的“贵公子砖窑”
  窑奴丙:对!到时候老板的窑就变大了,多赚了钱,好歹也可以给我们多喝几口粥呢。你说是吧?他多了块肉吃肯定也会有我的一口汤咧。
2017-07-05   #20
  几米的漫画,“欢颜”这样的电影,乃至桂纶镁的路小雨,苏打绿,都给我这样的印象------阴寒的“鬼气”。
  就像杨弦的歌词---雨中我是垂死的泳者 曳着长发向你游泳
  包括李泰铭,还有不知谁的“金缕鞋”一作,都有这个题目在里面。
  --话说我想看看“寒流”“晶晶”这样的剧,有地方能找到吗?
2017-07-05   #21
  題外玩笑話
  
  胡亂冠上個"亞細亞生產方式"
  
  其實想一想 從性善性惡商君書 劉徹獨尊儒術外儒內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古華夏根本就發生了 唯心主宰唯物
  "上層結構決定經濟基礎"的唯物悖論事件
  
  印度日本都是這樣
  
  發現根本對他的學說危險之極 會整個動搖
  所以胡亂冠上個"亞細亞生產方式" 胡說八道一番???
  
  哈哈哈
2017-07-09   #22
  真的遲到了
  下次聊小說
2017-07-09   #23
  MK
2017-07-22   #24
  5.如果从反方面来说呢,如果“文明”就是历史的主角,历史就是文明的更替呢?
  其实汤因比也没有那么极端,最极端的算是史宾格勒这个外行人了。
  包括现在的“欧拉伯”恐慌心理,也都是这种思想。
  那么,假如西方文化消失了又会怎样呢?
  我们不如把问题弄得更明了一点,如果人类灭绝了会怎样呢?如果地球生命灭绝了会怎样呢?
  那么我们就清楚了,生物进化永不停歇,新的智慧生命并非不可能再现。宇宙演进也永不停歇,没有了地球人,在宇宙各地还会不断出现小绿人,小灰人。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