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个回复 | 最后更新于 2017-10-16
李国盛:您在另外一本书中提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出世与入世问题,您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得意时信孔孟,失意时信老庄。能不能谈这个看法?
资中筠:是这样的意思,我就是联系到我刚才讲的那个中国知识分子,好像唯一的能够对社会做些贡献的就是做官,但做官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仕途畅通的,这是第一。第二呢,真正非常有骨气的正直的人,在官场往往是站不住很长时间的,你要坚持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另外一个出路呢,就只有这个归隐山林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流传千古,代表了一种知识分子的取向。所以,我觉得一般人都认为归隐山林是一种消极的东西,我觉得实际上对于传统的知识分子说起来,还是一种维持个人的人格和独立思想的一条路,不一定是消极的,而且它还促使产生了那么多辉煌的文学艺术作品。
李国盛:老庄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可以说是一个退路。
资中筠:是的,一条退路,但是这个退路的前提是有田园可归,就是说它还是有私人财产的,哪怕很穷。到后来的知识分子连私人财产完全没有,你要是不吃皇粮的话,根本没饭吃,这点田地早已没有了。就是说要维持独立思考,就得饿死,而且事实上,过去从历次运动被开除公职的,也真有没法维持生活的。那么现在呢,我觉得现在社会有一定的进步,就是说你还是有一些所谓体制外的工作可做。
李国盛:现在退路多了。
资中筠:现在的退路多了,也不一定非得归隐山林了。我就知道有一些人,反正先是在体制内,后来跳出去下海了,然后赚了一点钱,取得了自由,去写东西了,去做自由撰稿人什么之类的,纯粹的自由撰稿人也能生存。现在至少这个空间还有一些,并且在扩大,这个我觉得是社会的进步(笑)。
(待续)
李国盛:您把“大基金会,美国政府改良措施和公众批判”并列为美国20世纪渐进改良中的三大力量,您把基金会抬到了这么高的一个位置,理由是什么?
资中筠:我觉得大基金会对美国影响是很大的,它这个大啊还不仅仅在于物质上缓和财富的矛盾,或者我们叫做第三次分配,它不仅仅是这个,而且引领一代风气。怎么说呢?大的基金会,以卡耐基、洛克菲勒等为代表的,它就是在急剧工业化中产生的。农业社会产生不了这么大的财团,因为它财富聚集不会有这么快。不管是由于个人才能,还是机遇,总之就有这么一些人自己都没有想到,忽然就这么快的发财了,而且财富集中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就是说这么多的财富集中在这么少数人的手里,就产生了大财团。这是一种新事物,过去很少有。那么怎么办?如果顺其自然发展下去的话,两极分化就非常严重了,事实上已经非常严重了。而且你有了钱之后什么都可以收买,包括政客,所以那个时候的腐败也很厉害,权钱交易,美国的权钱交易最主要的表现在财团、政党跟国会议员合作,让它在国会里头推动有利于资本家的立法,所以那个时候工人要通过一些比如说赔偿工伤事故,或者是有利于工人的立法非常难的。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其中出现了一种公益事业,这些人稀里哗啦把大量的钱捐出来,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公益机构,叫基金会。
2017-10-16
#134
一直到今天你看许多社会科学人士,一天到晚讲要给政府出谋划策,本质上也是士大夫思想。要做“智囊”。现在新的词叫“思想库”。是士大夫情节加美国的实用主义。
中国知识分子很难做到单单为真理,为兴趣,为好奇心而努力。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我就是要弄清楚这个道理是怎么回事,先不管它是为谁服务,然后说出道理来,要说服更多的人,或者是说服那些智力相当的人。大家争论,然后传播开去。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眼睛老是向上的。
==================
没办法,出版检查制度的存在
让中国知识分子无法自己养活自己
他们只要稍微逆当今社会就会被某部封杀
真理也是会饿死的。。。
中国知识分子很难做到单单为真理,为兴趣,为好奇心而努力。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我就是要弄清楚这个道理是怎么回事,先不管它是为谁服务,然后说出道理来,要说服更多的人,或者是说服那些智力相当的人。大家争论,然后传播开去。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眼睛老是向上的。
==================
没办法,出版检查制度的存在
让中国知识分子无法自己养活自己
他们只要稍微逆当今社会就会被某部封杀
真理也是会饿死的。。。
登录后方可回帖
在受教的同时
我们每个人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