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By 马国兴 at 2017-05-18 • 0人收藏 • 1198人看过

  [“你把卖盐的都打死了?”]
  
  这是一句戏谑语。在故乡,谁要是炒菜过咸,准会招来这样的揶揄。更直白的说法是:“你们这儿的盐是不是不要钱?”不过,这话只能对饭馆的服务员说,要是老妈的作为,咱还是忍了吧。
  家人的口味都重,老妈炒菜盐放的很多——两者谁为因谁为果,已不可考。离开故乡许多年以后,我再回老家,已然难以忍受菜的咸。在2006年夏末,老妈因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入院,最终花数万之资给放了两个支架,并被交待:饮食须低盐低脂。经此一疫,老妈的生活习惯能改变吗?我不乐观。
  
  
  河南省博爱县磨头镇际东村
  
  

93 个回复 | 最后更新于 2017-10-03
2017-05-19   #1
  提
2017-05-22   #2
  悦读。
2017-05-22   #3
  
  深圳一石兄:
  收到就好啊,看来邮路还顺。
  期待你的解读. 
2017-05-23   #4
  
  [“灰喜鹊,叫喳喳,娶了媳妇忘了妈”]
  
  类似的语句,还有“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都是把喜鹊拉来说理,其实不关喜鹊什么事儿,纯粹为了押韵,好说好记而已。这话说的是一个男人娶了新娘忘了“旧娘”,不再孝敬父母,言外之意不是赞赏而是训诫。传统的认识是,养儿就是为了防老的,有子而不孝,无疑是人生的不幸。创作者大概是亲历或亲见此情此景,言语间满是辛酸。说起来这属于童谣的范畴,小孩子玩闹间就记住了,有打预防针的意思。看来,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啊。
  民间有说法,有些儿子本来挺孝顺,都是媳妇吹风洗脑,才忘了本源。这就涉及到剪不断理还乱的婆媳关系了。婆媳之间或有矛盾,跳出婆媳关系来看,无疑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矛盾。两个原来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人,为人处世难免不一致,一方心态不平,便生间隙,一来二去,就难辨难理了。若解此局,惟双方弓身自省换位思考才好——我清楚,这很难做到。
  
2017-05-23   #5
  同是农村出来的人,读来有一股亲切感。
2017-05-23   #6
  不错、
2017-05-23   #7
  俺的老家在山东,这些可亲的生活语言,我从小都是听着这些长大的。太亲切了!
  
  谢谢楼主,让我重新找到童年的那些快乐!
2017-05-23   #8
    
  [“糊窗不亮,擦屁股打光”]
    
  “打光”者,“打滑”也。如果这是一条谜语,你猜猜,此物是什么呢?呵呵,是奖状。学生时代,每到过年前的期末,学校总是给优秀的学生奖励,其中少不了精神奖励集大成者——奖状,而得奖状者总是少数,“大多数”里便有此言出此言传,是“精神胜利法”的体现吧。儿时的窗户上还没有玻璃,夏天是窗纱阻蚊,冬天是白纸挡风;而擦屁股的物件,文明点的,也只是草纸而已——奖状的确是糊窗窗不亮,擦屁股又打滑,呵呵,很形象。
  印象中,这种论调似乎只是小学时代有市场,进入中学,大多数便“沉默”了。小学生的奇谈怪论甚多,历代又都有改编诗词的习惯,极具想象力,但这些让老师、父母听了,必定严厉喝止。于是,“邪路”遭堵,想象力的正道也拦腰折断,又是庸庸碌碌的一群。
    
  

2017-05-23   #9
  打出的媳妇揉出的面.
  (那最后的士大夫说的)
2017-05-23   #10
  很熟悉的场景,勾起了思乡之情~
  谢谢楼主!怀念~
2017-05-24   #11
  
  [“老实人长远”]
  
  旧式婚姻,更多的是双方父母选择的结果。男方看似更为主动,其实不然。女方父母总是动用一切社会关系,调查男方的方方面面——家境如何?弟兄几个?有没有狐臭?这当然可以理解,自己的心头肉啊,下半辈子得托付给可靠的人。选择标准有很多,关键得老实,“老实人长远”。我小时侯非常留心家人的选择,揣摩姑母和姐姐的对象,心里想着,自己可得按着“老实”的模子长下去,不然大了找媳妇都难!
  世事难料。不知从何时起,“老实”成了贬义词,你要说谁老实,他一定给你急,跟你骂他似的。故乡的人再找对象,男方得精明能干了。我终于长成老实的模样,不想却落伍了,还好,我及时将自己推销了出去,要不找谁说理去?
  我现在就职于杂志社,对杂志与广告的关系也有类似的感受。计划经济下,有政府托着,杂志社对广告并不用心;如今,杂志办的好,有影响力,只要愿意经营,自会有客户投放广告,文学杂志也不例外。刚刚看到有读者称赞一本杂志,说是选择它,很大原因是没有一则广告——我仿佛看到,一个“老实”人的脸上,留下了五指血印......
  

2017-05-24   #12
  
  [“风是雨头,屁是屎头”]
  
  “立冬”一到,气温骤降,让人不禁再次赞叹先人的智慧。很显然,二十四节气是广泛意义上的中原人由长年观察提炼而就,对南方可能并不完全适用,而在华北,历经千年,依然有很现实的指导作用。“惊蛰”、“清明”、“芒种”、“霜降”、“大雪”……这些日子不仅仅提醒着人们增减衣物,也引导着人们播种收获。节气之外,许多农谚也颇为精辟,比如“早雾晴,晚雾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之类,当然,还有“风是雨头,屁是屎头”。“风是雨头,屁是屎头”,说的是刮风往往是下雨的前兆,而放屁则是腹中有屎的释放——你还别嫌恶心,这话说的还真是八九不离十。
  高中时,我狂热地爱上了写作,无病呻吟了一圈,自我感觉良好,放假回家,却被家人邻居的俏皮话给打得落花流水。我便买来一本“工作笔记”,专门收集这些言语。“一天一水,赛似牛腿”,说的是如果每天浇一次水,黄瓜就会长得很快,赛似牛腿;“蒸馍蘸尿,各有所好”、“风是雨头,屁是屎头”、“时代在进步,男人干家务” ……这些言语一出,只有初中学历的二哥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立马高大起来。多年以后,我经眼了许多谚语书,也搜索了网络上的谚语,只见端庄的谚语和四平八稳的民间,无疑那是经过筛选和过滤了,而每每翻阅我的“工作笔记”,鲜活的市声便扑面而来……
  
  
2017-05-25   #13
  [“是‘百天照’,你怎么写成‘百日照’了!”]
  
  大哥话一出口,我也心头一惊:是啊,“百日”说的可是死人!赶紧改了过来。2002年6月17日,马骁出生一百天时,我们到照相馆为他拍了照片。随后回老家时,便拿给家人看,家人建议写明时间,我不假思索,提笔……犯错。不禁感慨汉语言的诡异,一样的时间长度,却是不同的指向。
  “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鲁迅曾在《立论》一文中如是说。说实话,现在写下这句话,我是心惊胆寒。有了孩子后,心中一直是最温暖最柔软的力量占据上风,再听见或看见诸如“断子绝孙”、“把某某扼杀在摇篮里”的语句,我心如刀割。鲁迅文中此言撕破了一团和气的虚伪,但我总疑心写此文时,他还没有孩子,否则他大约是不会下笔的。后来我专门查了查,周海婴生于1929年,而鲁迅写《立论》是在1925年7月8日——“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2017-05-25   #14
  亲切啊
2017-05-25   #15
  
  俞晓群先生见笑了!
  《书生活》名不副实,主要是第一次出书,什么都想往里装,限于丛书篇幅,只好各种题材都选一点了。按我的设想,事关童年故乡的一册,事关书生活的一册。
  《人书情未了》就很好,无论文字,无论编辑体例,无论装帧设计。。。
2017-05-25   #16
  你儿子怎么是个苦相,眉际不展啊- -
  在我身边看见过的孩子里好像很少这样的。
2017-05-25   #17
  
  [“月经带上翻跟头——正红”]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一个同学说的,言语间半是挖苦,半是失衡,用来评价某位深受老师偏爱的同学:“人家啊,是月经带上翻跟头——正红着呢。”如今,即便是偏僻农村的女性,也用上卫生巾了,而在不久的过去,月经带还是包括城市在内女性的贴身之物。月经带由橡胶或棉布制成条状,两端均有细长带子,可系在腰间;月经来临,戴上月经带,其间垫上卫生纸;卫生纸可以更换,而月经带却能重复使用。
  我们这时似乎才真正进入了隐秘的民间。有一首歪诗非常有名非常形象,是“厕所文化”的经典代表,但我从来见不到有人对它记录或分析,是不屑?小时候暗自揣摩,这诗和人们说的“要做人上人”有什么关联?关于男女的性征,大人们一般不会向孩子们解释,大都靠他们自己去猜测去摸索。我还比较幸运,生于行医之家,虽然大人们也没有主动说明,但有了疑惑,我可以翻翻那些医书,弄个一知半解。
  ,我在这里列两个童年听来的谜语,均打一物,这世界一半人身上都有。“像老鼠,没尾巴,像萝卜,缨朝下”;“墙上钉个橛儿,橛儿挂个篮儿,篮儿里头装俩干核桃儿”。
  
  
2017-05-28   #18
  
  
  回:芹圃画石 
  
  我是河南的。不过家乡在焦作博爱,属于黄河以北,我记录的这些话,算不得正宗的河南方言。
    
  同时感谢鱼子悦、深圳一石阅读!
2017-05-29   #19
  感谢和硕世家、beiwei90阅读!
  
2017-06-06   #20
  看完了。很好。
2017-06-16   #21
  晨读。
  乡风扑面而来,亲切。
2017-06-17   #22
  或许,许多年之后,故乡真的只在这些语言里了,还会有新的词汇吧,记住这些。
2017-06-18   #23
  [“屙不出来还嫌茅道(有)毛病”]
  
  这句我家乡也有差不多的。
  
  还有更绝的一句,五个字:
  
  人死怪板(棺材)臭。
  
2017-06-18   #24
  清新,简练的文字。好!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