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个回复 | 最后更新于 2017-10-03
[“不懂机器胡膏油,机器翻了砸你头”]
“膏”在这里念四声,是动词“抹”之意。这话是训诫小儿不要不懂装懂,而要努力学习,否则将来后悔都来不及。说农民深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我深表怀疑,从他们教育子女的言语里,我听出了无奈。他们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都想让子女比自己强,走出农村这片天地。自然,那些言语不空不虚,都是乡土味十足,亲切实用,比如,“不好好学习,将来给土坷垃挡阴凉了”。来自农村的学生,大都有烈日下劳作的经历,其中滋味自不必言,再听此言,只应暗生上进之心——至于后来的效果,另当别论。
我小的时候,农业机械化已是大势所趋,许多机器已经粗暴地介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其影响,大人们训诫的话也是与时俱进,于是有此言出:“不好好学习,将来等着跟拖拉机拾大粪吧!”那时犁地拉车都用牲口,但“跟着牲口拾大粪”肯定不是什么好差事,和要饭有得一拼,可将来犁地拉车都用不着牲口了,你这个“拾大粪的”跟着拖拉机,它又不会拉大粪,你还有出路吗?
2017-06-23
#36
一直没有好好读这个帖子,是个错误。
“专制始于家庭,信然。”——这是一个真理。
我听说的关于小孩子的腰后面有补充:小孩子家没有腰,那叫“中间”。说这话的也是农民,意思是,小孩子身体没有长好腰部肌肉没有力量,在他们看来,“腰”是出力的部位。
“专制始于家庭,信然。”——这是一个真理。
我听说的关于小孩子的腰后面有补充:小孩子家没有腰,那叫“中间”。说这话的也是农民,意思是,小孩子身体没有长好腰部肌肉没有力量,在他们看来,“腰”是出力的部位。
[“好记性不如赖笔头”]
爷爷在村里做了一辈子会计,几十年下来,练就一只好毛笔,也养成了一种有条理的生活习惯。家里常联系的电话号码,他用毛笔抄于硬纸板上,置于电话边;每次要去赶集前,他必用笔记下要买的东西,随身带着,以便参照;很长一段时间,他为我们家设立了一个帐本,记录家庭的收支情况……爷爷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
我是在翻阅过去的日记时,忽然想到爷爷说的这句话的。我写日记已近20年,其起因是否受爷爷影响已不可辨,但结果却印证了爷爷的话。2007年2月,我正式出版了第一本书(散文集《书生活》),是年,我已33岁。时光闪回到14年前,1993年2月16日下午,博爱亚星荧光灯厂办公室主任、厂长助理毋本举,携自己的“剪报书”《青年成才处世365诀》,到博爱一中签售,并口出狂言:“这是博爱县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我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了自己的心迹:“我心里服不过——那也算书!?看我的吧!你36岁出文摘,我30岁出文学!”还预定哪位学友写序哪位学友题名——如果不是闲翻日记,我是真感受不到当年的心境了,如今也算实现自己的梦想了,然而却无更多的兴奋,再也没有与人攀比的意气。那厂子早已破产,而我,从户籍意义上说,不再是博爱人了……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未来之路的过程,既改变着世界,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目的地。”
爷爷在村里做了一辈子会计,几十年下来,练就一只好毛笔,也养成了一种有条理的生活习惯。家里常联系的电话号码,他用毛笔抄于硬纸板上,置于电话边;每次要去赶集前,他必用笔记下要买的东西,随身带着,以便参照;很长一段时间,他为我们家设立了一个帐本,记录家庭的收支情况……爷爷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
我是在翻阅过去的日记时,忽然想到爷爷说的这句话的。我写日记已近20年,其起因是否受爷爷影响已不可辨,但结果却印证了爷爷的话。2007年2月,我正式出版了第一本书(散文集《书生活》),是年,我已33岁。时光闪回到14年前,1993年2月16日下午,博爱亚星荧光灯厂办公室主任、厂长助理毋本举,携自己的“剪报书”《青年成才处世365诀》,到博爱一中签售,并口出狂言:“这是博爱县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我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了自己的心迹:“我心里服不过——那也算书!?看我的吧!你36岁出文摘,我30岁出文学!”还预定哪位学友写序哪位学友题名——如果不是闲翻日记,我是真感受不到当年的心境了,如今也算实现自己的梦想了,然而却无更多的兴奋,再也没有与人攀比的意气。那厂子早已破产,而我,从户籍意义上说,不再是博爱人了……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未来之路的过程,既改变着世界,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目的地。”
[“有烂砖没烂墙”]
盖房子是件大事,大在花费。不过,没有见谁家先备齐一笔钱,专门用来建造房子的,都是略有积蓄就上马,边盖边筹。去哪筹钱?信用社是不会贷款给你的,盖房子并非人家要求的生产活动。这时就要发挥人情的作用了,先向亲戚朋友借,回头慢慢还。爸爸说,盖“1980”那座房子时,家里只有五十多元钱,是亲戚朋友帮忙才建起来的——最终花费一千余元。当时听了,我颇为意外,待到后来,看到“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自己便不以为然,编者大约并不了解民情,殊不知,民间早已是超前消费,只不过借还对象不是银行罢了。
爸爸在36岁盖的那座房子,之所以被我换作“1980”,缘于他在水泥门槛上刻着的这几个数字。“1980”全部用了青砖,这是爸爸一直以来的骄傲,因为在此之前,村里盖房子,都是用青砖垒好边角搭好框架,在其中填充土砖的。爸爸说,没用红砖,是因为那时根本就不让烧制,毛主席曾有最高指示,“备战备荒为人民”,而红砖房子不利于战备。我很疑惑,的围墙都是红色的,岂不更显眼?
“1980”建造时,我还小,没出过力,十余年之后,家里再次盖房了,我是积极参与,即便大腿被划伤,也是乐此不疲。其中之乐,多在能借机观察社会体悟事理。砌砖铺瓦的匠人,都是本村的能手,活儿漂亮,话也启发人。早饭用过后,他们并不急于攀上脚手架干活儿,而是慢悠悠地喝茶聊天。见我着急上火,他们笑着解释,早上是各家人上茅厕的热点儿,为避免街坊邻居尴尬,砌砖铺瓦,越到高处越晚开工。原来不是偷懒啊,想得还挺周到的。铺瓦时,几个匠人划了区域,各自为战。有人手把快,铺完后,顺着梯子先下来了。我建议他帮帮别人,好及早完工,却得到回应:“不能隔蒸笼拿馍啊。”看来,这又是行内规矩了。“有烂砖没烂墙”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听到的,是的,砖无论完整还是残缺,都一样能变成好墙的一部分,就看师傅的手艺了。这话让我浮想联翩,回味良久……
[“活儿,活儿,都是活的!”]
我深信,看似轻巧的一句话,其间一定凝结了数代人的经验与教训。它平时不张不显,隐于脑海,指导着人们为人处世。它要被人们说出来,肯定是教育晚辈的场合,那时,一个年轻人初涉复杂的人世,正一筹莫展。“活儿,活儿,都是活的!”是说应势而变,不可死板;“要想公道,打打颠倒”,讲求换位思考,处事方有分寸;“没事儿不惹事儿,有事儿不怕事儿”,此言一出,八成是“有事儿”临头,惟需稳住阵脚,不推不逃,直面正视,勇于担当……你也看出来了,它们的共同点是,给你另一个思路,而顺之前行,往往是宽广的天地。
可惜的是,当年的自己未必理解这些话,即便理解也未必依之行事。就像儿时非要往水坑里跳,全然不顾大人善意的说教,总是在走了许多弯路,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领悟到这些话的真谛。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时隔多年,我早已淡忘一桩又一桩的事儿,只留下这些话在耳畔,不时提醒,受益匪浅。
【下图为故乡的娱乐活动】
[“价钱说好,秤上给够”]
这说的是卖菜的事儿和理儿,当然,用在其他生意上也一样,共通的是“诚信”精神。我小的时候,人们卖菜是被逼的,菜园里的果蔬,自给自足之外,还有不少消受不了,只有拉到外村卖掉换钱,还可以贴补家用。那时我也常常跟着大人卖菜,先是爷爷,后来是二哥。卖菜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我要喊苦的时候,往往成了大人教育我努力学习的好机会。支撑我参与卖菜的动力,除了卖菜后能在饭馆吃上一份炒面,喝一碗鸡蛋汤,再就是能见识卖菜的事理儿。“价钱说好,秤上给够”给我的震动就挺大,这话从二哥嘴里说出来,朴实又形象,相比之下,“诚信”就太文太概念化了。卖到最后,我为顾客挑剩下的蔬菜发愁,二哥却说:“拣到了(音‘聊’,意‘完’)卖到了,百货对百客,不用急。”呵,后来还真有人看上剩下的呢。
时隔多年,我很怀念卖菜的经历,我知道,自己只是怀念逝去的少年时光。在故乡的二哥最近开了一间杂货店,比较两种生意,他不由得感叹:“每卖一包方便面挣四分钱,看起来利薄,却比卖菜轻巧多了,再说,四五分一斤的菜咱也不是没卖过,累死累活的。”
登录后方可回帖
欲海漱石生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