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

By 李国盛 at 2017-05-22 • 0人收藏 • 1040人看过

  前段时间,我仔细阅读了吴士宏女士翻译的《如何改变世界》和《穷人的银行家》,感触很多,后与刘苏里先生交流,他又推荐了资中筠前辈的著作《财富的归宿》,我拜读后收获很大。
  
  前几周,我有幸与资中筠前辈就美国公益事业,面对面交流。我尽快把录音整理稿贴上来,与大家共享。
  
  
  资中筠: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
  
  1947-48肄业于燕京大学,1948-1951清华大学,毕业于西方语言文学系,通英、法文。
  
  大学毕业后到“”前,一直从事“民间外交”工作,所在团体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因工作关系,在当时封锁的情况下,有幸得以访问亚、欧、非、拉美等几十个国家,参加国际会议与民间往来。1956-1959常驻维也纳,担任“世界和平理事会”书记处中国书记的助手及翻译。1959年回国后一段时期内经常担任、周恩来等的外事翻译。
  
  1985年,社会科学院新组建的美国研究所任副所长、1988-1992任所长,同时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1998任《美国研究》主编。1996退休,但仍继续研究工作和学术活动,为美国研究所返聘为研究员至今。
  
  
  

  

  天涯人物频道

136 个回复 | 最后更新于 2017-10-16
2017-05-23   #1
  好文,受教了
  中国目前受相应做到以下两点
  ========================================
  一个教育、一个健康。为什么呢?有两个理念,一个理念是平等竞争。因为他们自己是白手起家的,就觉得他们第一代的富豪大多数是穷小子出身,只要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凡是有才能的人,能够勤奋工作的人都会脱颖而出。
    
    另外一个理念是他相信“进化”或者叫“演变”,那个时候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出来了,他们相信社会进化,就是通过人为的教育是可以把人改好的。假如教育机会不一样,就没有平等竞争的条件,有人还没有起跑就已经出局了。教育机会平等是平等竞争的一个很重要前提。还有一个就是健康。穷人看不起病,无法与健康人平等竞争,也属于一种机会不平等。
     所以医疗和教育这两条,是保证社会机会平等的一个条件,后来受教育权和获得健康的权利变成了不成文的基本。
  
  
2017-05-23   #2
  记号之。
  系统真搞笑,做个记号也被当作灌水。。。
2017-05-23   #3
  问题不是做不做智囊,而是有不有独立的精神与自由的思想。美国的学者也有做智囊的吧。
2017-05-23   #4
  我还在中学时,捧着资中筠老师和她先生合著的一本闲书看,中间的字被图书标签粘住了,作者就成了我。还给虚荣的不得了。
2017-05-23   #5
  sdfsdg
2017-05-23   #6
  顶。。。。。。。
2017-05-23   #7
  很受益
2017-05-23   #8
  “如是我”到处造谣,恶意攻击“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其实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是我”的观点站不住脚,甚至荒谬:
  “无知”与事实不符
  2008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第7期第5版《我为胡乔木代笔》一文中的两处时间错误已在随后的第8期第12版做了更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常阅读国内许多报刊,其中不乏名刊大报,更正之事亦属正常。
  “无识”让人费解
  “钟敬文先生晚年说,他一生只有三五篇文章可以算作论文”。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此为自谦。
  据我所知,钟敬文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是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贡献卓著。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山散记》,新诗集《滨海的二月》、 《未来的春》,文艺短篇集《柳花集》,写了《中国的天鹅处女故事》、《中国地方传说》等学术论文,报告文学集《良口之战》,撰写了《西北纪游诗抄》、《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民谣中所表现的有觉意识》和有关鲁迅研究等一批学术论文,还有《一声春雷》、《碧云寺秋色》等散文20多篇,撰写了《近代民间文学史略》……
  “无耻”无从谈起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在“繁荣景象”的同时,一稿多投、抄袭剽窃、重复发表、虚假注释、不实参考文献等不端现象也屡见不鲜,为清除学术“腐败”、为保一方净土,“武汉宣言”应运而生。五十家学术期刊联手亮剑,说明“武汉宣言”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决心之坚、在学术界的影响之广是第一次。我期待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效果早日显现。
  点评者“如是我”看到人家偶尔出错随后改之要骂,人家“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思考”、“深刻反映时代精神、中国经验和学术前沿” 你也要骂,人家志在向学术不端行为宣战你还要骂。难道你更愿意有错不改、平庸无为?难道你更愿意学术不端行为为所欲为,不受任何约束?
2017-05-23   #9
  受教了!
2017-05-24   #10
  文章不错,不过把美国太理想化了.好象美国人都是圣人.这简直就是有点胡闹.
2017-05-24   #11
  资中筠:中国从来没有古希腊的民主城邦,至少从秦始皇开始就没有了,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点,还可以百家争鸣。如果要是没有秦始皇统一的话,一直都是这么打来打去,最后像欧洲一个个小国,这样中国会是什么样,那我们不知道。
  ==================
  那中国人就和印度一样
  印度最早的建立者是亚里安人,而现在这些基因仅存在于贱民中间
  中国面对的游牧部族入侵强度和时间都比西方大
  如果采取西方一样的封建领主割据方式治国
  只能被各个击破。。。。
  
2017-05-24   #12
  
  作者:思想的马甲 回复日期:2007-5-21 17:10:47 
  
    资中筠:中国从来没有古希腊的民主城邦,至少从秦始皇开始就没有了,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点,还可以百家争鸣。如果要是没有秦始皇统一的话,一直都是这么打来打去,最后像欧洲一个个小国,这样中国会是什么样,那我们不知道。
      ==================
      那中国人就和印度一样
      印度最早的建立者是亚里安人,而现在这些基因仅存在于贱民中间
      中国面对的游牧部族入侵强度和时间都比西方大
      如果采取西方一样的封建领主割据方式治国
      只能被各个击破。。。。
    -----------------------------------
    
    击破才得拯救,因为这样天下就不是刘邦李世民一个人的天下。
  
  -----------------------------------------------------------
  强!
  佩服啊佩服!
2017-05-24   #13
  作者:57272814 回复日期:2007-5-22 12:51:33 
    大家一定要来多顶啊 对这些好文章要多支持啊
  ============================================================
  支持支持!!多顶多顶!:)))))))))))))))
2017-05-24   #14
  顶!
2017-05-24   #15
  顶
2017-05-24   #16
  
  李国盛:美国公益事业的思想传统追根溯源来自欧洲。而欧洲的扶弱济贫传统主要源自《圣经》的教导,也就是说基督教是美国公益事业的原始基因之一。
  
  资中筠:我觉的最初一代人从欧洲带来的主要是启蒙以后自由平等思想以及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思想和生产力,各种各样的人一下子跑到美国来了之后,怎么办?要有事情怎么办?只有靠互助。所以它的社区精神很重要。最早有组织的移民一般从“五月花”算起,就是一群英国人乘“五月花”号船经过千辛万苦,快要到岸的时候,大家通过了一个契约性质的文件,叫“五月花公约”,这个公约对以后美国建国的精神也是非常重要,这里头就体现了一个是它原来最基本的天赋人权,人的最根本的权利不得侵犯;另外一个还体现了互助,因为到一个陌生地方落脚以后,当时没有警察也没有法律,就只有自己制定某种规矩大家执行,互相约束,互相帮助。
  
  当然美国社会也是从弱肉强食发展起来,但是逐渐有了竞争的规则和秩序。所以美国的社会整个是自下而上的,它的自治能力特别强,它不是从上面一个来管它,制定各种各样政策开始的。它是先从底下自己制定一些准则,在这里面就发展出来一种公益精神,人不可能脱离一个集体社会。所以像中国社会的“自扫门前雪”,在当时的美国是不太可能,你要“自扫门前雪”你就生存不下去。当然其中还有基督教的精神在起很大作用。
  
(待续)
2017-05-24   #17
  美国式个人主义轨迹是“成名成家”后“升官发财”,中国似乎相反。
  
2017-05-25   #18
  一个有理想的国家,一个有理想的民族才有前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过去的精英理想,现在呢,在那里呢,是什么呢
  
2017-05-25   #19
  顶
2017-05-25   #20
  等待下文.
2017-05-25   #21
  
  李国盛:他们就赶紧先政府一步,找出第三条缓和矛盾的道路,以避免类似欧洲社会革命的爆发。
  
  资中筠:他们当然要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用他们的财富改良社会。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卡耐基在《财富的福音》里头大概意思就是说现在这种贫富悬殊令人很不满意,但是这是进步的必要代价,只是不能长此以往。我们不能回过头去拆散了重新分配,回到大家都住破房子的时代。有人住好房子,有人住破房子,应该让住破房子的人也有好房子,而不是让住好房子的人都住破房子。总而言之就是,他认为这个制度还是非常好的,要维护这个制度,不过要加以改善。那个时候还没有政府干预,政府福利或者立法都在它们之后,我们想象的调节贫富悬殊是要靠政府的政策,美国的政府的这个功能是后来才开始有。
  那个时候政府不管。具体年代我不记得了,卡耐基一个人捐的教育经费超过整个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所以我说他们真是富可敌国。
  
  李国盛:在《财富的归宿》第三章,您指出:美国这些大的基金会不约而同的都关注教育方面,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为整个20世纪美国繁荣富强打下了坚实基础。
  
   资中筠:一个教育、一个健康。为什么呢?有两个理念,一个理念是平等竞争。因为他们自己是白手起家的,就觉得他们第一代的富豪大多数是穷小子出身,只要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凡是有才能的人,能够勤奋工作的人都会脱颖而出。
  
  另外一个理念是他相信“进化”或者叫“演变”,那个时候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出来了,他们相信社会进化,就是通过人为的教育是可以把人改好的。假如教育机会不一样,就没有平等竞争的条件,有人还没有起跑就已经出局了。教育机会平等是平等竞争的一个很重要前提。还有一个就是健康。穷人看不起病,无法与健康人平等竞争,也属于一种机会不平等。
  所以医疗和教育这两条,是保证社会机会平等的一个条件,后来受教育权和获得健康的权利变成了不成文的基本。
  
(待续)
2017-05-25   #22
  
  李国盛:在公益慈善行业,我们也是垄断在作怪。
  
  资中筠:是,垄断,等于是说连做好事都是不平等的。这些是公募基金会,它每年都要在社会上到处去募捐,做这个基金会的负责人也很苦,过去的官办基金会是上面政府拨一些款,现在是政府基本上越来越不拨款。
  
  李国盛:那他们资金来源是哪里?
  
  资中筠:主要是向那些大企业家,大企业集资,这种情况之下呢,特别是在一个地方,一个省或者一个经济不太发达的市,它就那么几家特别有钱的企业,各种各样的官办基金会都来找它拉赞助,应付不过来了。我觉得这就是一些不太健康的现象。我不是说完全否定这些官办基金会,因为它们有一些项目也做得不错,确实他们也很苦地在做一些事情,但是他们公募基金会每年都得募好多好多钱,然后他每年都得用掉70%他募来的钱,明年又得接着募,我觉得这样的话,给那些草根组织留有的空间就比较少了。社会的需求是五花八门的,需要百花齐放,比如说在美国,随便什么地方有一个什么小小的需求,马上就有人去捐这笔钱,现在流行某一种病马上就有好多人去捐钱来研究这种病,或者研究或者治疗或者什么,就是你光靠少数几家去办,就只能在少数有限的领域。
  
(待续)
2017-05-25   #23
  写的很棒啊 很多没明白的道理 现在都明白了
2017-05-25   #24
  顶

登录后方可回帖